百夫正欢助鸣橹,舟中对面不得语。
须臾人散寂无哗,惟闻百丈转两车。
呕呕哑哑车转急,舟人已在沙际立。
雾敛芦村落照红,雨馀渔舍炊烟湿。
故乡回首已千山,上峡初经第一滩。
少年亦慕宦游乐,投老方知行路难。

沧滩

百夫正欢助鸣橹,舟中对面不得语。

须臾人散寂无哗,惟闻百丈转两车。

呕呕哑哑车转急,舟人已在沙际立。

雾敛芦村落照红,雨馀渔舍炊烟湿。

故乡回首已千山,上峡初经第一滩。

少年亦慕宦游乐,投老方知行路难。

【注释】

沧滩:地名,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岷江口,为长江三峡之一。

百夫:指船上划船的工役。

舟中:指在舟中划船的人。

对面:指面对面说话,形容声音之大。

须臾:片刻,一会儿。

呕呕哑哑:象声词,形容车轮滚动的声音。

转:指车轮转动。

舟人:船夫。

沙际:水边沙洲。

雾敛:雾气消散。

芦村:芦草覆盖的小村庄。

炊烟:做饭时冒出的烟。

投老:指年纪大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秋,当时作者由夔州至渝州(今重庆),又从黔江返回夔州途中经过瞿塘峡。此诗描写了瞿塘峡险峻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受。

首联“百夫正欢助鸣橹,舟中对面不得语”写船夫们正在兴高采烈地划船,而船夫们却因船太大而无法与乘客面对面交谈,表现了瞿塘峡的险恶。

颔联“须臾人散寂无哗,惟闻百丈转两车”写船夫们划船的速度极快,不一会儿,乘客们都散开了,船里一片寂静,只剩下车轮转动的声音。

颈联“呕呕哑哑车转急,舟人已在沙际立”写船只在瞿塘峡中急速前行,而船夫们却在水边的沙洲上站立不动。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瞿塘峡的险峻。

尾联“雾敛芦村落照红,雨馀渔舍炊烟湿”写雾气散去后,芦花摇曳,小村庄显得格外美丽;雨过天晴后,渔船上的炊烟袅袅升起。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景。

这首诗通过描绘瞿塘峡的险峻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