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年迫衰谢,婴疾归乡枌。
诸贤渡江初,总角幸有闻。
才非楚倚相,亦能读典坟。
夫岂或使之,后死与斯文。
世儒凿户牖,道术将瓜分。
孤陋守一说,百氏殆可焚。
后来岂无人,鼻垩谁挥斤。
巍巍贞观治,房魏出河汾。

残年迫衰谢,婴疾归乡枌。

诸贤渡江初,总角幸有闻。

才非楚倚相,亦能读典坟。
夫岂或使之,后死与斯文。

世儒凿户牖,道术将瓜分。
孤陋守一说,百氏殆可焚。

后来岂无人,鼻垩谁挥斤。
巍巍贞观治,房魏出河汾。

接下来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残年迫衰谢,婴疾归乡枌。
    诸贤渡江初,总角幸有闻。
    才非楚倚相,亦能读典坟。
    夫岂或使之,后死与斯文。
    世儒凿户牖,道术将瓜分。
    孤陋守一墣,百氏殆可焚。
    后来岂无人,鼻垩谁挥斤。
    巍巍贞观治,房魏出河汾。

  2. 诗词解释

  • 残年迫衰谢:形容生命的临近尽头,岁月无情地逼近自己的生命终点。
  • 婴疾归乡枌:因疾病而返回故乡,这里的“枌”指的是枌木,常用于制作棺材。
  • 总角幸有闻:年轻时有幸听说过一些名人事迹。
  • 才非楚倚相:才能虽不及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楚相(指楚国的相国)那样杰出。
  • 后死与斯文:希望自己死后能继续传承和发扬文化事业。
  • 世儒凿户牖:世间学者们只知钻营,却忽略了学问的真正价值。
  • 孤陋守一墣:自己学识浅薄,但仍然坚守着对知识的敬畏。
  • 百氏殆可焚:认为那些没有价值的学派和学说几乎应该被烧掉。
  • 后来岂无人:表达了对未来后人的期待和希望。
  • 巍巍贞观治:唐太宗李世民的盛世治理,象征着国家强盛和文化繁荣。
  • 房魏出河汾:提到唐代的名臣房玄龄和魏徵,他们以正直和忠诚著称,为唐朝的治理做出了巨大贡献。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晚年因病回归故乡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还反映了他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对古代圣贤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知识、道德和智慧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己未来的展望和信念。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情感,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