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居在西关,炼句谁能和。
水深舟已行,雨骤云无奈。
残花蝶倦栖,弱柳鸟惊堕。
桥杆挂稻头,小定事舂簸。
带湿芒尽除,易破粒渐瑳。
世路久羊肠,人情随蚁磨。
每祈天雨宝,非是心好货。
力行毋自画,浮言空相挫。
因闲到农家,暂憩同客坐。
别港野凫归,断篱瘠牛卧。
老翁语殷勤,今岁多坎坷。
望晴眼力枯,护田衣袂涴。
政恐官税亏,不顾茅屋破。
老翁勿预愁,太守兼劝课。
丘明纪大饥,孟子悯人饿。
瑞花舞绥绥,来秋真可贺。

诗句解读:

  1. 十月二十四夜雪霰用苏文忠和赵虢令韵 - 这首诗以”苏文忠”和”赵虢令”的韵脚为创作背景。苏文忠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号,而赵虢令可能是指南宋时期的官员或诗人赵蕃(字蕃父、号南湖)。此诗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赏或记录。

  2. 营居在西关,炼句谁能和 - “营居”指的是居住的地方,”西关”指一个具体的地点。这里可能是作者描述自己居住在一个美丽但稍显偏远的地方。”炼句”则意味着精心选择词语来表达思想或情感。

  3. 水深舟已行,雨骤云无奈 - 描述了一幅天气变化的景象:水面上的船已驶过,而突然的暴风雨让天空显得沉重。这可能反映了作者面对困难时的心境或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4. 残花蝶倦栖,弱柳鸟惊堕 - 描绘了春天的结束,花朵枯萎,蝴蝶不再停留,鸟儿因惊吓而飞走。

  5. 桥杆挂稻头,小定事舂簸 - 描述了农村的生活场景:桥下挂着刚收割的稻谷,农民正在忙于舂米。

  6. 带湿芒尽除,易破粒渐瑳 - “芒”指的是稻谷上的细长纤维,”瑳”是一种磨光的动作。这里可能在说经过春雨的滋润后,稻谷变得更加光滑,也更容易脱壳。

  7. 世路久羊肠,人情随蚁磨 - 形容人生道路艰难曲折,如羊肠般曲折,同时暗示人心如蚂蚁般细小且容易被侵蚀。

  8. 每祈天雨宝,非是心好货 - 这里的”祈”可能是指祈求、期望。作者可能希望降雨,但并非出于贪求财物的目的。

  9. 力行毋自画,浮言空相挫 - 鼓励人们实际行动而不是空谈,同时也批评那些无根据的言论。

  10. 因闲到农家,暂憩同客坐 - 描述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去到农家,与农人一起坐着聊天的情景。

  11. 别港野凫归,断篱瘠牛卧 - 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农村景象:远处的渔船已经归来,而一只瘦弱的牛卧在破旧的篱笆旁休息。

  12. 老翁语殷勤,今岁多坎坷 - 一位老人热情地与作者交谈,表达了他对未来充满忧虑。

  13. 望晴眼力枯,护田衣袂涴 - 如果天气晴朗,可能会让人感到眼睛疲劳;如果下雨,农民的衣服就会被弄脏。这里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自然环境对他们的影响。

  14. 政恐官税亏,不顾茅屋破 - 担心政府的税收可能会受损,即使自己的房屋被破坏也在所不惜。这反映了作者对政府和民生问题的关注。

  15. 老翁勿预愁,太守兼劝课 - 告诉老人不必担心,因为地方官也会采取措施来减轻他们的压力。

  16. 丘明纪大饥,孟子悯人饿 - 提到了两位古代哲学家:孔子和孟子。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尤其是人民的生存状况。

  17. 瑞花舞绥绥,来秋真可贺 - 期待未来会有好运和喜庆的到来,就像春天的花儿一样欢快地跳舞。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捕捉了四季交替中的微妙变化,以及对农民生活状态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公正和仁爱的向往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担忧。整首诗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现实感,展现了诗人深刻的观察力和敏锐的社会意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