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声名高,引人同吾道。
来访孤山师,草木富华藻。
有泉出山罅,碧色巧萦抱。
甚欲酌此清,仰天应笑倒。
孤山
先生声名高,引人同吾道。
来访孤山师,草木富华藻。
有泉出山罅,碧色巧萦抱。
甚欲酌此清,仰天应笑倒。
翻译:
孤山上的先生声名很高,吸引了很多人来追随他的脚步。
我来到孤山拜访这位大师,发现那里草木茂盛,风景如画。
有泉水从山缝中流出,水质清澈,碧绿的颜色巧妙地环绕着它。
我很想喝这泉水,仰望天空仿佛听到它嘲笑的声音。
注释:
- 孤山:指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的一座小山,因四周环山而得名。
- 先生: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自称其为“先生”,表明自己的学识和品德都非常高。
- 声名高:名声很高,意味着在文学或学术领域有一定的成就和影响力。
- 引:吸引,引领。
- 同吾道:跟随我的路,即跟随我的思想、观点和道路。
- 来访:亲自前来参观访问。
- 孤山师:孤山的导师,指诗人对孤山的情感寄托,认为孤山是他精神的依托。
- 草木:山中的草木,代表自然景色。
- 富华藻:丰富而华丽的藻饰,形容草木茂盛的景象。
- 山罅:山间的缝隙,是泉水流出的地方。
- 碧色:绿色的色泽,形容泉水的颜色。
- 巧:巧妙,形容词。
- 萦抱:环绕、拥抱。
- 甚欲酌:非常想品尝,表示渴望之情。
- 仰天:抬头仰望天空,表示内心的感受。
- 应笑倒:仿佛听到它在嘲笑,形容内心的喜悦与自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孤山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首句开篇点题,引出了诗人与孤山之间的深厚情感。接下来,诗人详细描述了孤山的自然美景,包括草木茂盛、泉水清澈等,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象的向往和渴望,以及听到泉水嘲笑时内心的愉悦和自豪。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