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我一枝筇,经行又别峰。
水流仙界叶,风落化城钟。
锡去泉无恙,车行石有踪。
却怜磨衲老,曾见两儒宗。
丙戌七月望日自南台游福严书留山中丙戌年(公元1196年)七月十五日,从南台游览至福严寺并在此停留。
乞我一枝筇,经行又别峰。
向我问要一支竹做的手杖,经过此地时我又离开了山峰。
水流仙界叶,风落化城钟。
水流过仙境般的山间小溪,风吹落了化成城市的寺庙里传来的钟声。
锡去泉无恙,车行石有踪。
锡(指佛珠)被带走而泉水依然安然无恙,车子在石头路上行驶却留下明显的轨迹。
却怜磨衲老,曾见两儒宗。
我却可怜那些磨制僧衣的僧人,曾见过两位儒学大师。
注释:
丙戌:指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作者此时已四十六岁。福严寺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南台,即建康(今南京)。作者于公元1195年(宋孝宗乾道九年)任建康知府时,曾游赏此寺及周围山水名胜。“乞我一枝筇”,以筇竹作杖。筇竹产于四川,质轻而坚韧。
经行:经过。
仙界: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山林水石之美。
化城:佛教谓人死入地狱,转世为畜生,再转世为人时,其形貌与生前相似者,称为“化城”。
锡:佛珠。
两儒宗:两位儒学大师。宗,尊崇的意思。
赏析:
《游福严寺》是宋代文学家陆游晚年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写游览福严寺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