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春风恶,黄尘涨远山。
冥冥林霭变,冉冉鸟飞还。
作客信多畏,依人足强颜。
飘扬它日意,回首鬓毛斑。

【解析】

  1. 薄暮:傍晚。恶:凶猛,猛烈。涨:上升。冥冥:幽暗。冉冉:慢慢。它日意:将来的打算。鬓毛斑:鬓发花白。
  2. 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暮春时节,风沙扑面而来,作者感到厌恶;颔联以“林霭变”比喻诗人心境的变化,由忧郁到开朗;颈联写客居他乡的苦闷和对人依附的勉强;尾联以“回首”点明主旨,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前途渺茫的悲凉感慨。
    【答案】
    译文:
    傍晚时分,狂风肆虐,黄沙弥漫。阴霾笼罩远山,天地一片苍茫。树林中雾气缭绕,鸟儿飞回故巢。我作为客人,总是多有顾忌,依附他人,总是强颜欢笑。飘零不定,未来的日子令人忧虑,转眼间,鬓毛都已发白了。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的是立春之后一天傍晚的情景。开头两句写傍晚时的恶劣天气。“恶”,猛烈,凶猛。“黄尘”,即风尘,这里指风沙。“涨”、“冥冥”“冉冉”都是形容风尘之状,表现了作者对恶劣天气的感受。第三句写黄昏后的景象,用“林霭变”比喻诗人心境的变化。“霭”,雾气,“变”,变化。这里既写出了天色渐晚,云气变幻的情状,也暗示了诗人心境的变化。第四句写诗人的苦闷。“作客”,指身居异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不能施展抱负而不得不依人的苦闷心情。最后两句抒发诗人壮志难酬,前途渺茫的悲凉感受。“飘扬”,飘荡的样子,这里形容诗人飘零不定,无法安定。“回首”,回头看。“鬓毛斑”,指鬓发已经花白了。“斑”,泛指花白。这两句说回头一望,不觉老之将至,感叹自己壮志难酬。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