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湖傍寺,翻然还语离。
春风飞锡远,暮雨渡杯迟。
渺渺孤云意,翩翩野鹤姿。
百年堪几别,何处重相期。
”`
赠相僧杨懒散
邂逅湖傍寺,翻然还语离。
春风飞锡远,暮雨渡杯迟。
渺渺孤云意,翩翩野鹤姿。
百年堪几别,何处重相期。
译文:
在湖畔遇见了寺庙,突然转身告别离去。春风中僧人的法器飘向远方,暮雨中酒杯渡过河流显得缓慢。孤云的意趣悠远,野鹤的姿态轻盈。人生能有几回这样别离,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逢。
赏析:
张嵲的《赠相僧杨懒散》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情的诗歌。诗中描绘了与相僧杨懒散相遇的场景和分别的情景。通过对比“孤云”和“野鹤”,诗人传达了对杨懒散和尚超凡脱俗、自在逍遥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首句“邂逅湖傍寺,翻然还语离”描写了诗人偶遇寺院的情景,以及随后不得不离开时的惆怅心情。第二句“春风飞锡远,暮雨渡杯迟”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春风中,僧人的佛珠随着风飘远;暮色中,诗人的酒杯在雨中缓慢前行。这两个动作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
第三句“渺渺孤云意,翩翩野鹤姿”运用“孤云”和“野鹤”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杨懒散和尚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第四句“百年堪几别,何处重相期”则是诗人对自己与杨懒散和尚未来重逢机会的悲观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它不仅是对一个僧人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一种人生哲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