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里人行庵外路,庵外人来庵里坐。
遮头茅草欠坚牢,年年风雨年年破。
诗句解析
1 庵里人行庵外路,庵外人来庵里坐:这两句描述了一种场景。在寺庙或庵子的内外,有人行走于外,而有人则进入内室。来访的人坐在庵内的座位上。这里的关键词是“庵”、“行”、“人”,分别指代庵子、外面的道路、以及进出的行人。
- 遮头茅草欠坚牢:这一句描绘了庵内的简陋。使用“遮头”一词,形容茅草覆盖在头部,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而“欠坚牢”则表示这种简陋的程度并不高,可能经常受到风雨的破坏。
- 年年风雨年年破:这是对庵内环境持续变化的描写。每年的风雨都导致庵内建筑的损坏,形成一种不断重复的模式。
译文
在庵子里的人们走在庵外的路径上,但当外来的游客走入庵中时,他们便在庵内的席位上坐下。
庵里的屋顶上的茅草不够坚固,每年都被风雨侵蚀,每年都需要修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刻画,描绘了一个简朴且历经风雨的庵子。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环境无情侵蚀的感慨。这种朴素的生活状态和自然力量之间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关键词汇注释与赏析
- 庵子:通常指的是佛教中的修行场所。在这里象征着简朴和宁静。
- 行路:指庵外的道路,反映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 人来人往:描述的是庵子内外频繁的交流,体现了庵子的开放性和社会联系。
- 遮头茅草:用来形容庵子内部的简单和朴素。
- 年年风雨年年破:表达了自然力量的无情,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保护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