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仕归来义两全,真从髫龀至华颠。
儒冠绘像为三友,龟佩相辉是四贤。
莫与后生论损益,且于见世作神仙。
东都九老夸荣贵,未比南豳德行先。

【注释】

①邠: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学号三友堂:指李中散的书房,他自号“三友堂”以表其交友之情。②己记之:我在这里记录这件事。③复徵诗:即应征作诗。④出仕归来义两全:从出仕到归隐,可以称道的是两种不同的意义。⑤真从髫龀至华颠:从少年时期一直到头发斑白。⑥儒冠绘像为三友:用儒士的帽子和画作为三个朋友的形象。⑦龟佩相辉是四贤:《周易》上说:“龙凤在天,龟与鳌并处。”所以这里说龟佩相辉,指的是四位有德行的人。⑧莫与后生论损益:不要跟年轻人争论谁更聪明、谁更笨拙。⑨见世作神仙:看到世间的人,就把自己当作神仙。⑩东都九老:唐朝洛阳的名士群体,他们因年老而退隐,所以又称他们为“东都九老”。⑪未比南豳德行先:还没有比得上南边的邠州百姓的德行。⑫豳: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南部。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题中的“邠守李中散取乡人谢事者三人绘像邠学号三友堂予己记之复徵诗”,意思是说邠守李中散选取了三位归隐的人,画成肖像挂在三友堂,自己为此写了一首诗。

首联“出仕归来义两全,真从髫龀至华颠”。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说明出仕和归隐都有其可取之处,二者并不矛盾,而是各有其特点。诗人认为,出仕是一种责任,而归隐则可以修身养性。

颔联“儒冠绘像为三友,龟佩相辉是四贤”。诗人把三位归隐的人分别称为儒士、龟佩(龟壳上的甲片)和四贤(指四位德行高洁的人)。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三种不同生活方式的赞美,也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颈联“莫与后生论损益,且于见世作神仙”。诗人告诫人们要谦虚谨慎,不要过于自信地评价他人的得失,而是要在自己的世界里过好每一天。这里的“见世”可以理解为“活在世上”。

尾联“东都九老夸荣贵,未比南豳德行先”。诗人将东都九老和南豳百姓进行比较,认为前者因为富贵而受人称赞,但后者却以其德行闻名。这两句诗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也表明了诗人对于社会道德的看法。

这首诗通过对三种生活方式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