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静无声。
天边正、皓月初上重城。
群木摇落,松路径暖风轻。
喜揖蟾华当松顶,照榭阁、细影纵横。
杖策徐步空明里,但襟袖皆清。
恍若如临异境,漾凤沼岸阔,波净鱼惊。
气入层汉,疑有素鹤飞鸣。
夜色徘徊迟宫漏,渐坐久、露湿金茎。
未忍归去,闻何处、重吹笙。

【注释】

松梢月:指月亮从松树枝头露出。

院静无声:庭院里寂静无声。

天边正、皓月初上重城:天边,指夜空。皓月当空,重城,指京都洛阳。

群木摇落,松路径暖风轻:群树凋零,小路暖风和煦。

喜揖蟾华当松顶:高兴地迎接月光落在松顶上。

照榭阁、细影纵横:月光洒在楼阁之上,形成细长的影子。

杖策徐步空明里:拿着拐杖缓缓地走在空旷的夜色中。

但襟袖皆清:只有衣服袖子都变得清爽了。

恍若如临异境,漾凤沼岸阔,波净鱼惊:仿佛来到了另一个地方,水面宽广,水波平静,鱼儿惊慌失措。

气入层汉:气进入高空的云层。

疑有素鹤飞鸣:好像有白色的仙鹤飞来叫唤。

夜色徘徊迟宫漏,渐坐久、露湿金茎:夜幕降临得很慢,久久坐着,衣摆都沾满露水。

未忍归去,闻何处、重吹笙:不忍心离开,听到远处传来笙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把松枝上的明月比作仙鹤,写其洁白而高洁的品格,同时表现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构思新奇精巧,以景衬情,情韵悠扬。

首联描写了深夜庭院的景象。“天边正、皓月初上重城”,描绘出了一轮皎洁的明月从天空升起,照亮了重重城墙的美景。这一景象令人感受到宁静、安详的氛围。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庭院里的景色。“群木摇落,松路径暖风轻。”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将群树比作摇曳欲断的秋枝,暗示着秋天的到来。而松径则如同一条温暖的小道,让人感到舒适和安心。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颈联通过想象的方式,将明月与仙鹤联系起来。“喜揖蟾华当松顶,照榭阁、细影纵横。”这里,诗人将明月比喻为一位仙女,她在松顶上款款而来,用月光照亮了整个庭院。而庭院中的楼阁和树木则在月光的照耀下形成了各种形状,宛如仙女挥舞的裙摆一般美丽动人。这一想象既增加了诗意,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尾联则进一步扩展了对月光的描绘。“杖策徐步空明里,但襟袖皆清。”诗人手持拐杖缓缓行走在月光下的空地上,只觉得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清凉而清新。这种感受不仅让诗人感到愉悦与满足,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尾联还巧妙地引入了笙声,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这首诗通过对松梢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手法,使整首诗具有了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