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氛动寥廓,白日漫沙尘。
忠义不可没,扶携悯如邠。
人情易勇怯,鼓舞吾当伸。
忽忘天地雠,却见玉帛邻。
沦胥五十年,锐气日以堙。
皇皇忠献家,正议摩秋旻。
只手提三纲,一缕挽万钧。
狂敌不足灭,颓俗何由仁。
千载诸葛公,相望吾沾巾。

【注释】:

  1. 挽张南轩先生八首其一:为纪念张南轩先生而作的组诗之一。
  2. 忠义不可没,扶携悯如邠:《论语》中孔子说:“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又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张南轩是明代名臣,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对奸臣严加斥责,对贤臣热情扶持,深受人们敬重。“忠义”即忠诚正义,“扶携”即扶持。“悯如邠”即像《诗经》中的“文王在上”,关怀百姓。
  3. 人情易勇怯,鼓舞吾当伸:人的情感容易由强变弱,振奋人心的鼓声应当激励我们去伸张正义。
  4. 忽忘天地雠,却见玉帛邻:突然忘记了天地间的仇恨,反而看见邻国友好往来(指和谈)。“雠”仇敌,“玉帛邻”指邻国友好往来。
  5. 沦胥五十年,锐气日以堙:沦胥即沦亡,五十年间,国力日益衰微,锐气日益消磨。
  6. 皇皇忠献家,正议摩秋旻:皇皇即皇皇不安,忠诚的大臣家中充满忧心忡忡之情,朝廷中正义的声音高高举起,如同秋天的云霞一样耀眼。
  7. 只手提三纲,一缕挽万钧:只有抓住三个原则,才能拉起千斤重担。“三纲”即“君臣之义,父子之道,夫妇之别”,封建时代维护统治秩序的基本准则。
  8. 狂敌不足灭,颓俗何由仁:狂妄的敌人不足消灭,败坏社会风气如何能够恢复仁爱?
  9. 千载诸葛公,相望吾沾巾:千载之下,诸葛孔明(诸葛亮)的风采依然让人仰慕,我仿佛看到了他挥泪的情景。
    【赏析】:
    此诗为诗人哀悼友人之作。张南轩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曾担任过兵部尚书等职务,后因得罪奸臣而被贬谪。诗人在得知张南轩被放逐的消息后,写下了这组诗来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和怀念之情。
    全诗共八句,每句都紧扣着“忠义”、“扶持”、“仁义”、“锐气”等关键词来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遭遇的深深同情。同时,诗人也在诗中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追求。
    首联“妖氛动寥廓,白日漫沙尘。忠义不可没,扶携悯如邠”通过描绘当时国家混乱、战乱不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苦难的关心。接着又用孔子的话来勉励友人要秉持忠义之心,积极扶持正义的力量。
    颔联“人情易勇怯,鼓舞吾当伸”进一步强调了团结一致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在困难时刻,人们很容易变得懦弱,但只要我们坚定地团结起来,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颈联“忽忘天地雠,却见玉帛邻”则是从战争与外交的角度来写。诗人在这里既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他认为在战争中,人们往往忘记了彼此之间的仇恨,反而能够看到邻国友好往来的身影。
    尾联“沦胥五十年,锐气日以堙;皇皇忠献家,正议摩秋旻;只手提三纲,一缕挽万钧;狂敌不足灭,颓俗何由仁;千载诸葛公,相望吾沾巾”则是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他认为国家虽然历经磨难,但人民的忠义之心并未泯灭。诗人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振兴国家的正气,让人民重新找回仁爱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