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愁正赖一蕉叶,万虑洗空从兀兀。
投床便作碖䃂眠,不记来时石头滑。
茅家亦复有何好,门外澄江绿如鸭。
个中风味吾自知,赋诗归向儿曹说。
宿野人家追和韦斋韵
浇愁正赖一蕉叶,万虑洗空从兀兀。
投床便作碖䃂眠,不记来时石头滑。
茅家亦复有何好,门外澄江绿如鸭。
个中风味吾自知,赋诗归向儿曹说。
注释:
⑴宿野人家追和韦斋韵:在野外人家住宿时,我追和(韦斋)的诗句。
⑵浇愁正赖一蕉叶:用一叶香蕉来浇愁。
⑶万虑洗空从兀兀:把一切忧虑都洗涤得空空的(象睡觉的样子)。
⑷投床便作碖䃂眠:上床就睡着了。碖䃂,即砚台。
⑸不记来时石头滑:不记得来的时候石头滑。
⑹茅家亦复有何好:茅家也没有别的什么可欣赏的了。
⑺门外澄江绿如鸭:屋外江水澄澈清澈,像鸭子一样绿。
⑻个中风味吾自知:这里面的美好风味我自己知道。个中,其中;风味,这里指美好的地方或景物。
⑼赋诗归向儿曹说:我吟诗回来要告诉孩子们听。
赏析:
以作者自己追和韦斋的诗句为题,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首联“浇愁正赖一蕉叶,万虑洗空从兀兀”,是说作者因思念朋友而烦闷,正好用一叶蕉叶浇愁,让烦忧全都洗去,好像人一下子从睡梦中醒来,精神焕发,心无杂念,悠然自得。颔联“投床便作碖䃂眠,不记来时石头滑”,则是写在野外人家住宿时,作者追和韦斋的诗句之后,就躺在床上睡了过去,忘记了来时的路途坎坷。颈联“茅家亦复有何好,门外澄江绿如鸭”,则进一步描写了作者所见到的自然景色。茅草房虽简陋,但门前江水澄澈清澈,像鸭子一样绿。此两句与前两句相映衬,更加凸显了自然之美。尾联“个中风味吾自知,赋诗归向儿曹说”,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景的独特感受。他明白这等美妙之处只有他自己能够领略,所以当吟诵完诗后,他要向孩子们讲述这种美的感受和体验。整首诗通过追和韦斋的诗句,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