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数方来兮,溯而上之洪荒。
今不必短兮,古不必长。
地有时而玄兮,天有时而黄。
知靡草之先秋兮,又当知乔松之傲霜。
知沧溟之连山兮,又当知大华之有长江。
朝云西暮云东兮,岂期悉避乎阳光。
入蒙汜浴虞渊兮,又孰知其扶桑。
吾乌乎而折衷兮,但当付万化于茫茫。
顺数方来兮,溯而上之洪荒。
今不必短兮,古不必长。
地有时而玄兮,天有时而黄。
知靡草之先秋兮,又当知乔松之傲霜。
知沧溟之连山兮,又当知大华之有长江。
朝云西暮云东兮,岂期悉避乎阳光。
入蒙汜浴虞渊兮,又孰知其扶桑。
吾乌乎而折衷兮,但当付万化于茫茫。
注释:
顺数方来兮,溯而上之洪荒:顺着时间的顺序,追溯到远古的洪荒时期。
今不必短兮,古不必长:今天不必比昨天短,古代也不必担心比今天长。
地有时而玄兮,天有时而黄:大地有时呈现出黑色,天空有时呈现出黄色。
知靡草之先秋兮,又当知乔松之傲霜:知道落叶的草木比秋天更早凋零,又应该知道乔松在寒冷中傲然挺立。
知沧溟之连山兮,又当知大华之有长江:知道沧海和连山相连,又应该知道长江是大地上的巨大河流。
朝云西暮云东兮,岂期悉避乎阳光:早晨的云向东飘去,傍晚的云向西飘去,难道它们都在躲避阳光吗?
入蒙汜浴虞渊兮,又孰知其扶桑:进入蒙汜沐浴在虞渊之中,又有谁知道扶桑在哪里?
吾乌乎而折衷兮,但当付万化于茫茫:我哪里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中间点呢,只能将万事万物都交给大自然去变化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他通过对大地、天空、草木、树木、大海等不同元素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丽。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然界中万物变化的感慨,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