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凤方翔汉,寒鸦已宿林。
平生惟好士,无日不挥金。
驷牡频催驾,琵琶遽绝音。
山名升白日,回首一沾襟。

【注释】

威凤方翔汉:指曹监丞的威仪如神凤般在汉朝中飞翔。寒鸦已宿林:指曹监丞已经辞官归田,像寒鸦一样栖息在山林之中。

惟好士:只喜爱读书人。无日不挥金:没有一天不是挥动金钱来聘请贤士。驷牡频催驾:四匹骏马拉的车频频催促他启程。

山名升白日:山名即指太行山,升白日指太行山高耸入云。回首一沾襟:回头一顾,眼泪就湿透衣服。

赏析:

《挽曹监丞二首》是唐代大文豪杜甫的作品。这两首诗写于天宝六载(747)冬,时诗人因得罪权贵而流寓梓州,在梓州与好友严武相识。这年的春天,杜甫离开梓州,准备前往夔州(今四川奉节),途中写下这首诗。

第一首诗,诗人首先描绘出一幅曹监丞威仪不凡、气宇轩昂的形象。“威凤方翔汉”句,化用《史记·高祖本纪》中刘邦称自己为“安刘皇帝”(意为能够使汉朝安定的皇帝)的故事。诗人用“威凤”比喻曹监丞,以神话传说中的凤凰象征其非凡之才和高贵之气度。接着,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将曹监丞比作飞鸟和栖鸟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寒鸦已宿林”,暗喻曹监丞虽然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最终选择隐退山林,远离尘嚣。

第二首诗,诗人则从另一个角度来描绘曹监丞的风采。诗人首先表达了对曹监丞的深深怀念之情:“平生惟好士,无日不挥金。”这句诗中的“惟”字,既体现了诗人对曹监丞的敬佩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曹监丞人格魅力的由衷赞美。“无日不挥金”,则形象地描绘了曹监丞挥金如土、广纳英才的豪迈气概。诗人用“驷牡频催驾”一句,进一步展现了曹监丞的儒雅风度。他不仅善于驾驭自己的马车,还擅长弹奏琵琶,琴声悠扬,令人陶醉。最后,诗人以“山名升白日”一句收尾,巧妙地将曹监丞的高尚品质与他所在之地太行山相联系,寓意深远。

这两首诗都是杜甫的佳作,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和深深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