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公出东都,山色已清好。
流行沧江上,快意时绝倒。
洗尽眼界尘,招提迹如扫。
众挽来灵山,世故亦相恼。
平生爱山心,不厌更幽讨。
扪萝开细岑,脱履藉丰草。
聊烦坡陀石,坐此突兀老。
是身端如云,去住殊未保。
孤峰起孤烟,晴湖漾晴昊。
宾主两忘言,可为知者道。

披云台

深公出东都,山色已清好。

流行沧江上,快意时绝倒。

洗尽眼界尘,招提迹如扫。

众挽来灵山,世故亦相恼。

平生爱山心,不厌更幽讨。

扪萝开细岑,脱履藉丰草。

聊烦坡陀石,坐此突兀老。

是身端如云,去住殊未保。

孤峰起孤烟,晴湖漾晴昊。

宾主两忘言,可为知者道。

注释与赏析:

  • 披云台:指登高望远、欣赏山水的场所或活动。披,推开、展开;云,此处形容山峰之高耸入云。
  • 深公出东都:指的是深公从繁华热闹的东都洛阳出发前往山中的某个地方。深公,即深师静,唐代诗人、画家,以山水画著称。东都,即洛阳。
  • 山色已清好:形容山峰的颜色清丽而美好,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 流行沧江上:指在沧江上游览行走,感受自然之美。沧江,即长江的别称。
  • 快意时绝倒:形容在欣赏美景时感到极度的喜悦和满足,以至于情不自禁地大笑或倾倒。
  • 洗尽眼界尘:洗净眼中所见之物的尘埃,形容心灵的净化和洗涤。
  • 招提迹如扫:形容寺庙的遗迹被打扫得干净整洁,好像未曾有人来过一般。
  • 众挽来灵山:指众人一起努力攀登到山上,寻找灵性之所在。灵山,指佛教中认为具有超凡脱俗、神奇力量的山。
  • 世故亦相恼:世间的纷扰和烦恼也随之而来,令人感到苦恼。
  • 平生爱山心:表达对山的喜爱之情,这种情感是作者一生的追求和热爱。
  • 不厌更幽讨:形容对山的探索和发现永无止境,不会因为已经看过许多而感到厌倦。
  • 扪萝开细岑:指用手摸索着藤蔓生长的小路,向更小的山峰探寻。
  • 脱履藉丰草:脱下鞋子踩在茂盛的草地上,享受自然带来的舒适和惬意。
  • 聊烦坡陀石:稍微烦躁一些,因为这些石头的形状各异,给人以美的享受。坡陀,意为不平的地形。
  • 坐此突兀老:坐在这些突兀的石头上,仿佛感受到了岁月的流逝,变得年老而沉稳。
  • 是身端如云:形容自己如同天上的云朵一样轻盈飘逸。
  • 去住殊未保:去留之间并没有确定性,意味着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幻莫测。
  • 孤峰起孤烟:描述一座孤零零的山峰升起了一缕烟雾,显得孤独而又美丽。
  • 晴湖漾晴昊:晴朗的天空中湖水波光粼粼,映照着晴朗的天空,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 宾主两忘言:指宾主双方在交谈中忘记了彼此的身份和地位,达到了一种平等和谐的境界。
  • 可为知者道:可以作为有智慧的人所理解的东西。这里可能是指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某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