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县遇寒食,怅然怀我家。
千里遥相望,各在天一涯。
佳节无与同,冉冉悲年华。
鸣禽花底聒,舞燕风中斜。
物情各自在,羁束诚可嗟。
【注释】
①沙阳地僻家远:作者贬官后,被派往沙县(今属福建)任职,沙县地处偏僻。
②寒食:古代在寒食节这天禁火,吃冷食,有踏青、扫墓等习俗。
③杜子美: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④无家对寒食五字为韵:即“无家对寒食”五个字构成押韵。
⑤物情:物候,物态。
【赏析】
这是一首感伤之作。诗人在沙阳任职,远离家乡,恰逢寒食,触景生情,遂写下这首诗。全诗以景结情,寓情于景。
“异县遇寒食,怅然怀我家。”首句交代了题旨。“异县”,说明作者被贬谪的原因;“寒食”,点明题目中的节日。这一句是全诗的开头。
“千里遥相望,各在天一涯。”二句写自己与家乡的距离之远,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之情。“遥相望”,写出了思乡心切。“天一涯”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与故土的距离之远,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因遭贬谪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感。
“佳节无与同,冉冉悲年华。”三、四两句是第二联的继续,也是对第一联的具体化和展开。“无与同”意思是不能和家乡人一起欢度佳节。“冉冉”形容岁月流逝,时光易逝,也比喻时间过得很快。“悲年华”既指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也暗示了因遭贬谪而产生的悲伤之情。
“鸣禽花底聒,舞燕风中斜。”五、六两句是第三联的具体化和展开,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因遭贬谪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感。鸟儿的啼鸣、花儿开放的景象,都衬托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
尾联“物情各自在,羁束诚可嗟。”最后两句是第四联的总结。“物情各自在”指的是各种物象各自存在,无法改变。“羁束”是束缚的意思,此处是说被贬谪而无法自由。“诚可嗟”是说实在是值得感叹啊!这里既是对自己的处境发出感慨,又是对朝廷不察贤能的无奈叹息。
整首诗运用了比兴手法和象征意象,将寒食节和自己的境遇巧妙结合,通过对比和反衬,深刻表达了作者因遭贬谪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感和对自由的渴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