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木纷万状,皆从毫末来。
天时与人事,相资以为媒。
根本初不同,他时终异材。
东风动霄壤,繁华媚池台。
花枝竟无言,车马争徘徊。
霜雪一朝怒,孰与松柏陪。
青青几千尺,寒峰正崔嵬。
向来丝竹处,索寞空尘埃。
明堂屹南面,梁栋支倾摧。
匠石有青眼,肯为桃李开。
穷年后悔心,何似今日回。

【译文】

高大的树木纷纭万状,都是从细微处生长而来。天时与人事相互配合,共同成就美好局面。树木的根茎起初是不同的,但他时的材木终将有差异。东风吹动大地山河,繁华景色媚惑着池塘楼台。花树枝叶竟无言地伫立,车马纷纷徘徊不前。霜雪突然怒发威猛,谁又能比得上松柏相伴?青青树木有数千尺高,寒峰正矗立在云霄之上。曾经的丝竹乐音之地,如今却空寂无物。明堂高耸屹立在南方,屋梁栋柱支撑倾颓的残墙。匠石有识人之能,怎肯为桃李开枝。一生穷困后悔不已,何如今日回到家乡。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全诗通过对高树、东风、霜雪等自然景物的描述以及对其成长过程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规律的认识,抒发了诗人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

开头两句“高木纷万状,皆从毫末来”,描写了高树上的树叶千姿百态,它们都从细小的叶子开始生长而来。这一句诗表达了自然界万物生长的过程,即从微小之处开始,经过不断的生长和发展,才能逐渐成长为高大的树木。

接着诗人用“天时与人事,相资以为媒”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自然规律和人的努力对于事物发展的重要作用。这里的“相资”一词,表示互相帮助、共同推动的意思。

在后四句中,诗人通过描写树木的不同阶段及其变化,来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和经历。“他时终异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将来可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期待。而“东风动霄壤,繁华媚池台”则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暗示着人生的繁华和美好。然而诗人并未沉醉于其中,而是以“霜雪一朝怒”一句,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两句“青天几许几千尺,寒峰正崔嵬。向来丝竹处,索寞空尘埃。”则是诗人通过对山的高度和环境的描写,表达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高树、东风、霜雪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其成长过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规律的理解,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