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肝何必马,食鱼何必鲂。
趣操苟冰炭,谁能屈邹阳。
人间所荣观,金门与玉堂。
患失纷鄙夫,白首犹悢悢。
岂识君子心,草衣如绣裳。
薮泽方尉罗,鹪鹏已翱翔。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把握,赏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在整体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从诗歌的语言、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答案。

“颍桥僧舍壁间有诗颇怨不遇因次其韵刺之”,意思是:在颍桥僧舍壁上发现一首诗,颇为怨恨自己没有遇到机会,我于是依其原韵作诗以讽刺他,“壁间”“颇怨”点明诗人对僧人的不满;“次其韵刺之”,表明诗人要进行讽喻。

“食肝何必马,食鱼何必鲂”,“食肝”与“食鱼”都是比喻,指人世间荣华富贵之事。这里诗人以马为喻,表达出自己对于世俗荣华富贵的鄙视;“何必马”“何必鲂”则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荣华的不屑一顾。

“趣操苟冰炭,谁能屈邹阳”,“趣操”,意即情趣操守,“苟冰炭”,意为如果像冰炭一样。邹阳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这里用邹阳来比喻那些庸俗的人,他们不能忍受生活的艰苦与不平,而选择屈从于现实。

“人间所荣观,金门与玉堂”,“荣观”意为值得羡慕的景观,“金门”和“玉堂”都是古代帝王的住所,这里用来指显贵的地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鄙弃。

“患失纷鄙夫,白首犹悢悢。”“患失”意为忧虑得失,“纷鄙夫”意为庸俗浅薄的人。这里诗人批评那些患得患失、目光短浅的人。

“岂识君子心,草衣如绣裳。”“岂识”意为怎么知道,“君子心”意为有道德的人的内心世界。“草衣如绣裳”意即粗布衣服好像锦绣衣裳。这里诗人用对比手法表达出自己内心的高洁。

“薮泽方尉罗,鹪鹏已翱翔。”薮泽是指沼泽地,尉罗即捕猎,“鹪鹏”意为鹪鹩和大鹏两种小鸟。诗人用这两种鸟来比喻自己和志同道合之人。

【答案】

译文:在颖桥僧舍的壁上我发现一首怨不遇的诗,我就依他的原韵作了一首讽刺之作。食肝何必马,食鲤何必鲂?趣操苟冰炭,谁能屈邹阳?人间所荣观,金门与玉堂。患失纷鄙夫,白首犹悢悢。岂识君子心,草衣如绣裳。

赏析:本诗前半部分写自己对僧人的不满和对世俗的鄙弃,后半部分写自己的清高志趣和对庸俗之人的嘲讽。

首联起句写僧人有怨言,颔联写僧人愤世嫉俗,颈联写僧人对自己遭遇的愤慨之情,尾联抒发自己对世俗荣华的鄙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全诗以议论为主,通过描写僧人的生活态度,表达出自己对于世俗荣华的鄙弃,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