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从心得,接花如有神。
根株穰下土,颜色洛阳春。
雍也本犁子,仲由元鄙人。
升堂与入室,只在一挥斤。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和师厚接花:这是诗的标题,意味着与师厚共同欣赏花朵。
妙手从心得:意思是通过精巧的技巧,作者获得了内心的感受。
接花如有神:比喻作者对花朵的把握如同神明。
根株穰下土:形容花朵生长在泥土之中,根系繁茂。
颜色洛阳春:指的是花朵的颜色鲜艳如春日洛阳的美景。
雍也本犁子:引用孔子(孔夫子)的名字,表示作者认为孔子就像是耕种土地的人。
仲由元鄙人:提到孔子的学生仲由(冉求),表示作者认为他并不粗鲁,有学问的人。
升堂与入室:意味着进入更高深的境界。
只在一挥斤:意思是只需轻轻一挥,就能达到高深的境界。
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释:
- 和师厚接花:与老师一起赏花。
- 妙手从心得:巧妙的技巧让人心生感应。
- 接花如有神:形容技巧高超到仿佛能与花对话的程度。
- 根株穰下土:形容花朵扎根于土壤之中,生机勃勃。
- 颜色洛阳春:比喻花朵的色彩艳丽如洛阳春季的景色。
- 雍也本犁子:用孔子“犁田”的形象,比喻耕作者辛勤工作。
- 仲由元鄙人:提到孔子的学生仲由,称赞他虽为弟子却不失为有学问之人。
- 升堂与入室:比喻达到更高的境界。
- 只在一挥斤:比喻只需轻轻一挥,就能达成高超的艺术或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象,通过与师厚的赏花活动,展现了作者的技艺和内心感受。开头两句赞美了作者的巧手和与花的默契,随后以孔子和仲由为例,赞其勤奋和智慧。最后一句“升堂与入室”则暗示了艺术或学术上的精进。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知识追求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