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地与断木,智不如机舂。
圣人怀馀巧,故为万物宗。
世有斲泥手,或不待郢工。
往时王黄州,谋国极匪躬。
朝闻不及夕,百壬避其锋。
九鼎安盘石,一身转孤蓬。
浮云当日月,白发照秋空。
诸君发蒙耳,汲直与臣同。
【题解】此诗为诗人在黄州期间所作,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注释】
- 掘地与断木:用挖掘土地和砍伐树木来比喻治理国家。
- 智不如机舂:比喻智慧不及机器,即人不如机器效率高。
- 圣人怀馀巧:圣人具有高超的智慧和技巧。
- 万物宗:万物的主宰。
- 世有斲(zhuó)泥手:世上有很多只会做简单劳作的手。
- 或不待郢(yǐng)工:有些人不需要像郢县工匠那样精湛的技术。
- 谋国极匪躬(fèi gōng):为国家谋划到了极点,甚至不顾个人安危。
- 九鼎安盘石:九鼎是古代国家的重器,比喻国家的根基稳固。
- 一身转孤蓬:形容自己如飘零的蓬草一样无依无靠。
- 浮云当日月: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 白发照秋空:形容自己已到晚年,头发花白。
- 诸君发蒙耳:各位只是刚刚开始启蒙,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 汲直与臣同:追求正直,与臣子们一起。
【译文】
我挖地砍树,聪明不如机器;
圣人怀有高超的手艺,所以成为万物之主;
世上有些人只是做些简单的活儿,也不需要像郢县工匠那样技术精湛;
从前王黄州为了国家操劳至极,不考虑个人安危;
早晨听的消息,晚上就能传播出去,百名壬癸躲避他的锋芒;
九鼎稳放如盘石,而我却像飘荡的孤蓬;
世间风云变幻,白发映衬着秋天的天空。
各位只是刚刚开始启蒙,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追求正直,与臣子们一起。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任知州期间所作,通过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全诗语言平实,但含义深远。首先,作者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认为自己的智慧和技巧超过了普通人。接着,他用“圣人怀馀巧,故为万物宗”表达了自己虽然拥有高超的智慧和技巧,但仍然谦虚地将其视为万物的主宰。然后,他批评了一些只做些简单活儿的人,认为这些人不需要像郢县工匠那样技术精湛。最后,他描述了自己的工作状态,如挖掘土地、砍伐树木等,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感慨。总的来说,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