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台有佳人,玄发鉴䈂珥。
登高歌一曲,听者倾城市。
门无行媒迹,草木倚憔悴。
人物方眇然,谁能委圭币。
【注释】
啸台:古代帝王、高官游乐的地方。玄发:黑发,指年长者。鉴䈂珥:古时妇女的首饰,用玉石制成,呈环形,下垂至胸前。门无行媒迹:门庭冷落,无人出入。草木倚憔悴:草木因久雨而枯萎凋零。人物方眇然:人物都显渺小。圭币:古代贵族所执的一种玉器或象牙制的礼器。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初任左拾遗时所作,当时安禄山已发动叛乱,杜甫曾上书玄宗求任严武为剑南节度使,后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于是写下这首诗,以寄希望于王仲弓。全诗以咏叹的口吻,表达了他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和对王仲弓的殷切期望。
首联“啸台有佳人,玄发鉴䈂珥”写登台所见之景。啸台是古代帝王游乐之所,诗人在这里见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美髯老者,他手持玉簪和耳坠,仪态不凡,风度翩翩,真是一个美髯公。这里用了“玄发”二字,既形容了老者的风采,又暗示了他年事已高。“鉴䈂珥”即指玉笄、玉珥等古代妇女的首饰。诗人从侧面烘托出了一个高贵美丽的老年美髯公形象。
颔联“登高歌一曲,听者倾城市”描写诗人自己登高赋诗的情景。这两句是说:“我登上高楼大声吟诵起来,那美妙的歌声传遍了整个城市。”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诗歌的感染力。“登高”表明了诗人的心情是高昂向上的,“倾城”则表明了其艺术魅力之大。这一联与上句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
颈联“门无行媒迹,草木倚憔悴”写诗人看到的景象。“门无行媒迹”是指没有宾客往来,没有人来拜会;“草木倚憔悴”则说明天气阴寒,连草木都显得萎靡不振。这两句描绘了一个荒凉萧条、人烟稀少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些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了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之情。
尾联“人物方眇然,谁能委圭币”是全篇的警策之语。它的意思是说:“那些当权的人物都那么渺小可怜,谁还能像我一样去为他们献上玉璧和币帛呢?”这里的“圭币”指的是玉璋和货币等贵重礼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即要为国家和人民做一番大事,而不是去迎合那些当权人物的私欲。这也正是杜甫一生的追求和抱负所在。
这首诗通过对登楼赋诗、观瞻景物、想象未来等场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和对王仲弓的期望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将个人的理想与现实进行了鲜明的对照,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