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贫好酒尝自嘲,日给上尊无骨相。
大农部丞送新酒,碧香窃比主家酿。
应怜坐客竟无毡,更遭官长颇讥谤。
银杯同色试一倾,排遣春寒出帷帐。
浮蛆翁翁杯底滑,坐想康成论泛盎。
重门著关不为君,但备恶客来仇饷。
【注释】
王丞:指王定国(字子瞻,北宋文学家)。康成:指东汉末年学者、经学家康咸(字伯厚)。重门:重重的门户。着关:指把门锁好。仇饷:指拒人于门外。
【赏析】
这是一首以酒为题材的小诗。首联“食贫好酒尝自嘲”,表明作者自己嗜酒如命,自甘清贫;“日给上尊无骨相”一句说明自己每日饮的是美酒,但自己却像没有骨头一样不显贵。
颔联写郑彦能大农部丞送碧香酒。碧香酒是主家的酿,郑彦能把它送到了王定国的府上。“碧香”二字点出了酒的颜色和气味。
颈联写郑彦能送来的是新酒,这新酒清香扑鼻,令人喜爱,可诗人却觉得不如自己的“碧香”酒。“应怜坐客竟无毡”,意思是说在座的客人没有一个带毡垫坐的。“毡”指用羊皮或羊毛做成的一种垫子。这句诗写出了主人招待宾客的寒酸,也写出了郑彦能送酒的用心良苦。“更遭官长颇讥谤”。郑彦能这样做也许是为了讨好王定国,但王定国却并不领情。郑彦能还受到了官长的非难和讥讽。
尾联“银杯同色试一倾,排遣春寒出帷帐。”意思是说,我喝郑彦能送的美酒,可以暖身子,驱除春寒。“排遣”一词,既表现了王定国饮酒的情景,又表达了他对郑彦能的感激之情。
“浮蛆翁翁杯底滑,坐想康成论泛盎。”意思是说,我的酒杯里有漂浮的蛆虫,我坐着想象着汉朝人康咸曾说过“泛舟江海间,波恬浪静”的话。“浮蛆翁翁”是对杯子中蛆虫的形象比喻,“翁翁”是形容蛆虫在杯子里爬的样子。“康成”指的是东汉经学家、文学家康咸(公元184—203年)。《后汉书·儒林传》记载:“汉世儒生,多精《左氏春秋》,至有服虔、杜抚传解经文,而马融、郑康成亦撰《国语》。宣帝时,复立《左氏》、《公羊》员学。”所以这里说康成,是说想起了他谈论《左传》的故事。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端起酒杯,想到康成当年关于《左传》的解释,不禁心潮起伏。
这首小诗虽然短小,但构思巧妙。它以咏物言志,通过咏碧香酒和郑彦能送酒这件事,巧妙地表现出王定国对贫贱生活的热爱,对清贫生活的喜爱,对郑彦能的一片真诚,以及他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自我安慰。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清新明快,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