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岩大圣,应身三十二。
慈悲视众生,八万四千眼。
救一切苦难,八万四千声。
依归观世音,是先得道者。
南无黄居士,具足神通力。
亦具智方便,何不自观音。
瞿唐风浪中,归命施无畏。
一人自归依,诸人皆解脱。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观音菩萨的诗歌,通过对观音菩萨形象的描绘和赞颂,表达了人们对观音菩萨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崇敬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 知命弟观音赞
- 注释:知命指的是明白命运,知道自己的命运。
- 赏析:这是诗的开头,表明了创作此诗的目的,即赞颂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
- 普陀岩大圣,应身三十二。
- 注释:普陀岩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大圣指的是观音菩萨。应身三十二指的是观音菩萨有三十二个化身。
- 赏析:描述了观音菩萨在普陀岩道场的形象和变化,体现了观音菩萨的无量智慧和变化能力。
- 慈悲视众生,八万四千眼。
- 注释:慈悲指的是菩萨对众生的关爱和怜悯。八万四千眼指的是菩萨有八万四千个眼睛,可以看遍众生的一切苦难。
- 赏析:表达了观音菩萨无限的慈悲,能够洞察众生的痛苦,为众生带来希望和安慰。
- 救一切苦难,八万四千声。
- 注释:救指的是救度,苦难指的是众生遭遇的不幸和痛苦。八万四千声指的是菩萨发出的声音,代表着其无尽的慈悲和救度之力。
- 赏析:强调了观音菩萨救度众生的决心和力量,无论众生遭受多大的苦难,都有希望得到菩萨的救助。
- 依归观世音,是先得道者。
- 注释:依归指的是归依,观世音指的是观音菩萨。先得道者指的是先修得正果的人。
- 赏析:表明了众生归依观音菩萨的重要性,因为只有通过归依观音菩萨才能真正领悟到佛法的智慧,得到解脱。
- 南无黄居士,具足神通力。
- 注释:南无是指皈依,黄居士指的是黄教大师。具足神通力指的是拥有丰富的法力和智慧。
- 赏析:称赞了黄教大师的修行成就和法力,表达了对其深厚的敬仰之情。
- 亦具智方便,何不自观音。
- 注释:智方便指的是智慧和方便,自观音指的是自己也能成为观音菩萨一样的存在。
- 赏析:提醒世人要不断追求修行,以期达到观音菩萨的境界,实现自我解脱。
- 瞿唐风浪中,归命施无畏。
- 注释:瞿唐指的是四川乐山,风浪中指的是经历困难和挑战。归命施无畏指的是在困境中归依观音菩萨,获得无畏的力量。
- 赏析:描绘了人们面临困境时,归依观音菩萨能够得到无畏的力量,战胜困难,实现心灵的解脱。
- 一人自归依,诸人皆解脱。
- 注释:一人自归依指的是一个人独自归依观音菩萨,诸人皆解脱指的是所有跟随他的人都得到了解脱。
- 赏析:表达了观音菩萨的慈悲和智慧能够惠及所有人,引导人们走向解脱之路。
整首诗通过赞美观音菩萨的形象和行为,传达了佛教中的慈悲思想和修行理念。诗中运用了许多佛教典故和比喻,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增强了对观音菩萨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