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至登高眼界宽,蜜陀僧舍富琅玕。
天雄峻塔淩穹漠,泽泻巍阶铁护栏。
虎脑已回仙枕梦,鸡头宁愧国香兰。
登临岂止黄花日,川练常随夜月寒。

注释:

上至登高眼界宽,蜜陀僧舍富琅玕。

上至山巅,视野开阔,蜜陀山上的寺庙富丽堂皇,就像琳琅满目的珍宝。

天雄峻塔淩穹漠,泽泻巍阶铁护栏。

天空中的雄伟塔楼凌驾于苍穹之上,山下的台阶用铁护栏环绕。

虎脑已回仙枕梦,鸡头宁愧国香兰。

老虎脑已经回到了仙人的枕头上,鸡冠花也比不上国家的香兰。

登临岂止黄花日,川练常随夜月寒。

登上高山,难道仅仅欣赏到春天的黄色阳光吗?长江流水常常伴随着夜晚的月光寒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游赏的视角,描写了登高远望时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

“上至登高眼界宽”,这句诗表明了登山者的视野被无限扩大,山巅的景物在视线中变得清晰、宏大起来。”蜜陀僧舍富琅玕”,这里描述的是山顶上的一座寺院,寺内有许多珍贵的宝物装饰,使得整个寺院富丽堂皇,如同宝石一般灿烂夺目。

“天雄峻塔淩穹漠,泽泻巍阶铁护栏”,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顶的景象。“天雄”指代的是雄伟壮观的山峰;“峻塔”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之巅的佛塔;“凌穹漠”形容山峰高耸,仿佛直插云端;“泽泻巍阶铁护栏”则形容山下的台阶是用铁做的,坚固耐用,给人一种庄重而庄严的感觉。

“虎脑已回仙枕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登山过程中,思绪万千,仿佛回到了神仙般的梦境。”鸡头宁愧国香兰”,这里则是比喻说,尽管鸡头不如国家的香兰那样美丽,但仍然可以傲然挺立,不受他人轻视。

最后一句“登临岂止黄花日,川练常随夜月寒”,诗人感慨地说,登高远望,不仅仅是欣赏到春天的黄色阳光,而且还有长江流水伴随夜晚的月光寒冷,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寂寞和冷清。这两句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