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戊戌冬十月,恰似东风三月时。
冰霜不变冱寒色,溪壑次第回春姿。
花情柳意已无耐,红英粉艳争纷披。
道傍牛喘不复问,欲了公事真痴儿。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描写了深冬时节,万物凋零的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冬十月百卉尽芳
- “冬十月”指的是农历十月,是深冬的季节。
- “百卉尽芳”意味着这个时候所有的花草都已经凋谢,没有了春天时的生机。
注释:“百卉尽芳”形容了季节的变化,从繁花盛开到草木凋敝。
- 淳熙戊戌冬十月
- “淳熙”是南宋孝宗淳熙年号(1174-1189),“戊戌”指这个年份的最后一个月,即十月份。
注释:“淳熙戊戌”指的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的冬季十月。
- 恰似东风三月时
- “恰似”意为好像、好似,“东风”通常指温暖和煦的风,这里比喻冬天里的暖意或春意。
注释:“恰似东风三月时”形象地比喻了冬天的寒冷之中似乎带着春天的气息。
- 冰霜不变冱寒色
- “冰霜”指冰雪和霜冻,“不变”表示始终如一,“冱寒色”描绘了严冬的寒凉色彩。
注释:“冰霜不变冱寒色”描绘了冬天的严寒景象,冰雪未融,寒气逼人。
- 溪壑次第回春姿
- “溪壑”泛指山间的溪谷,“次第”表示有顺序,“回春姿”形容春天复苏的姿态。
注释:“溪壑次第回春姿”表现了自然景观在冬去春来之际的变化。
- 花情柳意已无耐
- “花情柳意”通常指春天里花开柳绿的美好景致。
- “已无耐”意味着不再有那种耐久的欣赏心情。
注释:“花情柳意已无耐”描绘了春天过去后,人们对于美好景致的欣赏力逐渐衰退。
- 红英粉艳争纷披
- “红英”指红色花朵,“粉艳”则是粉色的花朵,“纷披”是指纷纷扬扬地散开。
注释:“红英粉艳争纷披”形容了春天里五彩缤纷的花丛中,各种花朵竞相开放,色彩斑斓。
- 道傍牛喘不复问
- “道傍”在这里指的是路边,“牛喘”是指牛在喘息,“不复问”意味着不再关心这些小事。
注释:“道傍牛喘不复问”表达了作者对琐碎事物的漠不关心,专注于更重要的事情上。
- 欲了公事真痴儿
- “了公事”指的是处理公务或工作的事情,“痴儿”则是指愚蠢的人或行为。
注释:整首诗通过对深冬景象的描述,反映了诗人面对公务或职责时的无奈和困惑,表现出一种执着于工作的愚痴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深冬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的“花情柳意”与“红英粉艳”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面貌。同时,诗人通过“道傍牛喘不复问”这一细节,表达了自己对琐事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工作的专注。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