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高维岳,四方之极。
维岳降神,生此王国。(一章)
绵绵瓜瓞,莫莫葛藟。
周公之孙,齐侯之子。(二章)
柔惠且直,小心翼翼。
王亲命之,南国是式。(三章)
尽瘁以仕,不懈于位。
四方于宣,南国之纪。(四章)
之纲之纪,允文允武。
荆舒是惩,四方无侮。(五章)
旱既太甚,以祈甘雨。
零雨其蒙,介我稷黍。(六章)
黍稷彧彧,去其螟螣。
实维丰年,我庾维亿。(七章)
万亿及秭,物其旨矣。
此邦之人,云胡不喜。(八章)
周邦咸喜,式歌且舞。
于时语语,厥声载路。(九章)
其告维何,自今以始。
俾炽而昌,既多受祉。(十章)
永锡难老,眉寿保鲁。
以佐天子,为周室辅。(十一章)
我来自东,小大稽首。
是用作歌,以介眉寿。(十二章)

崧高诗为九江赵使君寿

《诗经》中,“崧高”、“烝民”等篇,都是以颂扬周王功德为中心的。这首诗是一首祝寿词。诗人在序中说:我听说周朝的先祖公刘,率领着民众,从邠国迁移到岐地,开创了周国的基业。周公旦辅政,平定了叛乱,使国家日益强大。现在,我特地为九江郡的赵使君祝长寿,希望他永远像公刘、成王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

崧高维岳,四方之极。

四方之人仰望着这座高山,就像仰望北斗星一样。这里用“崧高”作为比喻,形容赵使君的威名远播,受到四方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维岳降神,生此王国。(一章)

这座高山降临人间,带来了这个王国。这里的“生此王国”,指的是让赵使君拥有了治理九江郡的大权。

绵绵瓜瓞,莫莫葛藟。

这片土地上,生长着茂盛的瓜果和藤蔓。这里用“绵绵瓜瓞”和“莫莫葛藟”,来形容九江郡的自然风光秀美,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

周公之孙,齐侯之子。(二章)

这个王国,是由周公的后代继承的。这里的“周公之孙,齐侯之子”,指的是赵使君是周文王的后代,与齐国的君主有亲戚关系。这也反映了赵使君的高贵身份和家族荣耀。

柔惠且直,小心翼翼。

赵使君为人温和善良,做事果断而谨慎。这里的“柔惠”和“小心翼翼”,形容了他的性格特点和为政风格。

王亲命之,南国是式。(三章)

天子亲自下达命令,让赵使君去南方巡视。这里的“王亲命之”,指的是天子的命令,也体现了赵使君的尊贵地位和使命重大。

尽瘁以仕,不懈于位。(四章)

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他不惜一切地去努力工作,从不懈怠。这里的“尽瘁以仕”,指的是竭尽全力地为国为民服务。

四方于宣,南国之纪。(五章)

在四方各地宣传教化,成为南方的典范。这里的“四方于宣”,指的是传播教化,使四方百姓受益;“南国之纪”,则是指作为南方地区的榜样。

之纲之纪,允文允武。

他的品德如同纲纪一般,既文雅又刚毅。这里的“之纲之纪”,指的是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允文允武”,则是指既有文学才华又有军事才能。这两句话是对赵使君全面评价。

荆舒是惩,四方无侮。(六章)

荆舒两国因此受到了惩罚,没有谁敢欺侮我们。这里的“荆舒是惩”,指的是因为楚国的傲慢而被惩罚;“四方无侮”,则是说其他四方诸侯也不敢轻慢我们。这两句表达了赵使君威严的形象和震慑力。

旱既太甚,以祈甘雨。(七章)

旱灾已经很严重了,祈求上天赐给我们甘霖。这里的“旱既太甚”,指的是旱情严重;“以祈甘雨”,则是通过祈祷来期望降雨缓解旱情。这也反映出赵使君对百姓的关怀。

零雨其蒙,介我稷黍。

虽然下了雨,但雨水却淹没了庄稼。这里的“零雨其蒙”,指的是雨后田地被水淹没的情况;“介我稷黍”,则是指保护我们的土地和作物。这两句话描绘了自然灾害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黍稷彧彧,去其螟螣。(八章)

黍稷长得茂盛,除掉了它的虫害。这里的“黍稷彧彧”,指的是黍稷长得茂盛的样子;“去其螟螣”,则是除去了病虫害。这两句话反映了农业丰收的景象。

实维丰年,我庾维亿。(九章)

这一年一定会是个丰收年,我们的粮食储备将会达到亿万之多。这里的“丰年”,指的是农作物丰收;“我庾维亿”,则是指粮食储备的数量巨大。这两句话表达了对未来丰收的美好祝愿。

万亿及秭,物其旨矣。(十章)

万亿斤,乃至千颗谷粒,都是如此丰富。这里的“兆”,古代计数单位之一,一兆等于一万;“秭”,古代计量单位之一,一秭等于十升,约合今天的一斗。这两句话描绘了粮食产量的巨大,也表达了对国家富饶的赞美。

此邦之人,云胡不喜。(十一章)

这个邦国的人,怎么会不高兴呢?这里的“此邦之人”,指的是这个国家的人民;“云胡不喜”,则是问他们怎么不高兴。这两句话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富强的自豪之情。

周邦咸喜,式歌且舞。(十二章)

全周的国家都很高兴,举行盛大的歌舞活动。这里的“周邦咸喜”,指的是全周的人民都感到高兴;“式歌且舞”,则是举行歌舞庆祝。这两句话展现了国家团结和谐的景象。

于时语语,厥声载路。(十三章)

当时人们交谈时,他们的谈话声充满道路。这里的“于时语语”,指的是当时人们的交谈;“厥声载路”,则是说他们的谈话声传遍了整个道路。这两句话表现了人们交流活跃的氛围。

其告维何,自今以始。(十四章)

告诉我它的意义是什么,今后都要这样做吧!这里的“其告维何”,指的是询问它的意义是什么;“自今以始”,则是表示从现在起都要这样做。这两句话强调了要持之以恒地遵循传统美德。

俾炽而昌,既多受祉。(十五章)

让我们发扬光大这些美德,从而获得更多的福气。这里的“俾炽而昌”,指的是发扬光大;“既多受祉”,则是说获得了更多的福气。这两句话表达了对美德传承的期望。

永锡难老,眉寿保鲁。(十六章)

永远赐予长寿,眉寿保养国家!这里的“永锡难老”,指的是永远赐予长寿;“眉寿保鲁”,则是说眉寿保养国家。这两句话表达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

以佐天子,为周室辅。(十七章)

作为辅佐天子的大臣,辅助周王室。这里的“以佐天子”,指的是作为辅佐天子的臣子;“为周室辅”,则是说辅佐周王室。这两句话强调了臣子的职责和忠诚。

我来自东,小大稽首。(十八章)

我从东方而来,对您表示敬意。这里的“我来自东”,指的是自己从东方来;“小大稽首”,则是表示敬意和谦卑。这两句话展现了对对方尊敬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