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杖罗浮去,辽鹤正南翔。
青鸾为报消息,岩壑久相望。
无奈渔溪欸乃,唤起苹洲昨梦,风雨趁归航。
万里家何许,天阔水云长。
历五湖,转湘楚,下三江。
兴亡千古馀恨,收拾付诗囊。
重到然犀矶渚,不见骑鲸仙子,客意转凄凉。
举酒酹江月,襟袖泪淋浪。
这首诗的译文是这样的:
水调歌头 其四
曳杖罗浮去,辽鹤正南翔。
青鸾为报消息,岩壑久相望。
无奈渔溪欸乃,唤起苹洲昨梦,风雨趁归航。
万里家何许,天阔水云长。
历五湖,转湘楚,下三江。
兴亡千古馀恨,收拾付诗囊。
重到然犀矶渚,不见骑鲸仙子,客意转凄凉。
举酒酹江月,襟袖泪淋浪。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历惠州期间所作,以咏史诗的形式表达了他对历史兴衰和人生感慨的深刻体会。
首句“曳杖罗浮去”描绘了诗人离开罗浮山的情景。“罗浮”指的是广东的罗浮山,是古代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这里的“曳杖”是指拖着拐杖,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游历山水时的轻松自在。
接下来的两句中,“辽鹤正南翔”和“青鸾为报消息”,都是通过自然界的意象来隐喻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消息传递。“辽鹤”指代历史上的辽朝统治者,而“青鸾”则是传说中的信使鸟,这里暗示着辽朝灭亡的讯息。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暗含了对历史的反思。
第三句“岩壑久相望”,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故国之间的隔阂。这里的“岩壑”象征着山川险阻,而“相望”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贯穿全诗,成为连接诗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
接下来的“无奈渔溪欸乃”,则通过渔民的歌声来传达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凉。“欸乃”是一种古老的渔歌形式,这里用来象征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唤起苹洲昨梦,风雨趁归航”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感。“苹洲”指的是诗人心中的故乡,而“风雨”则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和变幻无常。
第五句“万里家何许,天阔水云长”中,诗人提出了对远方家园的渴望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天阔水云长”形象地描绘了广阔天空和悠远的水云,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第六句“历五湖,转湘楚,下三江”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旅程和所经历的地方。这些地理名词不仅代表了广阔的空间范围,也象征着诗人的人生旅途和思想历程。
第七句“兴亡千古馀恨,收拾付诗囊”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悟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这里的“兴亡”指的是国家和个人的历史经历,而“诗囊”则象征着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创作成果。诗人通过这一诗句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和艺术观。
最后两句“重到然犀矶渚,不见骑鲸仙子,客意转凄凉”则是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这里的“然犀矶渚”指的是一个著名的景点,而“骑鲸仙子”则象征着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形象。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感慨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同时,诗人的情感变化也贯穿全诗,从对故乡的思念到面对现实的无奈,再到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