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宅初开府,非才辱顾隆。
遗思谣俗在,馀论宴堂空。
已矣苍生望,嗟乎吾道穷。
岂惟怀旧德,一恸向春风。

【注释】

洛宅:指宋宣献公府第。初开府:最初设置官职。非才:不是才能。

遗思:遗留下来的思想。谣俗:民间流传的歌谣。

馀论:遗留下来的评论或文章。宴堂:宴会厅堂。已矣:完了。苍生:老百姓。道:主张、学说,此处泛指一种思想、学说、政治主张。一恸:一次哀伤的哭泣。岂惟:不只是。怀旧德:怀念前人的恩德。一恸向春风:在春风中痛哭哀悼。

赏析:

宋宣献公名粲,字景文,河南洛阳人,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等职,世称宋景文相公。宣献公为宰相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罢相,退居洛宅,以待重新执政之机。这首诗就是写他被迫离开政府后心情悲怆,对旧日恩德的无限思念之情。

“洛宅初开府,非才辱顾隆。”首联点出诗人与洛宅的关系。洛宅即宋宣献公府第,诗人被贬到洛阳后,就住在洛宅内,所以这里说“洛宅”。开府,指朝廷设立官职。诗人因被排挤而离开政府后,就闲居在家,所以这里是说“初开府”。这两句是说诗人刚从官场回到私宅,就受到打击,不能不感到委屈和愤懑。“非才”二字,正表明了这种情绪。“辱顾隆”,是说受宠幸的人(指王安石)的恩惠隆厚。

“遗思谣俗在,馀论宴堂空。”颔联是说作者对王安石的追怀。“遗思”指王安石生前留下的遗言或言论。“谣俗”指的是人们流传下来的歌谣,这是王安石生前所关心的事情。“馀论”指王安石生前的政见,这些观点在当时是很有影响和分量的。“宴堂”是指宴会的厅堂。这两句是说,虽然王安石早已去世,但他的言论和政见仍然留在人们的口头传说之中,而自己却没有机会再参与其中。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失意的感慨。

“已矣苍生望,嗟乎吾道穷。”颈联是说作者对自己政治道路的失望和感叹。“已矣”,表示叹息声;“苍生”,指百姓。“道”,这里指一种政治主张、思想或学说。这两句是说,现在自己已经没有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只能叹息自己在政治上走投无路了。

“岂惟怀旧德,一恸向春风。”尾联是说诗人对自己的感情。“岂惟”表示不仅如此的意思。“怀旧德”,是说自己对前人的恩德的怀念。“一恸”是说一次悲伤的哭泣。“春风”,指春天的气息,这里代指春天,因为春天草木发新,容易引发人的伤感和悲哀。这两句是说,诗人不仅怀念前人的恩德,而且在这样的时刻,还要在春风中痛哭哀悼,表达自己心中的悲痛和无奈。

整首诗以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为主,通过对比自己与过去的政治环境,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失望。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语也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境,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