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豪衰季此并吞,形势当时苦未论。
不见江山开北户,竟随玉驾走中原。
雄心尚记苍崖石,战血今消折戟痕。
枯冢至今馀拱木,夹城风雨有孤魂。

【注释】

登城:登上城墙,指在城中巡视。古陵墓:指古代的陵墓。诸豪:指当时的豪强地主。衰季:指衰落之时。并吞:吞并、吞下。形势:地势和形势。苦未论:没有来得及评论。北户:北方的门户,指北方边塞。玉驾:皇帝的马车。苍崖石:指苍劲高耸的山崖上的石头。折戟:折断的兵器。孤魂:游荡的鬼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流寓蜀中时所作,诗中通过吊古伤今之笔法,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无限眷恋之情,表达了他欲报国立功而不得的感慨。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上城楼,看到古陵墓地,不禁想起了过去豪强地主们并吞天下的暴行;后四句则写自己雄心勃勃想收复故土,但终究未能如愿,现在只能在梦中与江山对话。全诗以吊古伤今之笔触,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无限眷恋之情,表达了他欲报国立功而不得的感慨。

首联“登城见古陵墓”,点出登城这一动作。“诸豪”二字,表明诗人所见到的是一些豪强地主。他们“衰季”之际,“并吞”天下,这是历史的事实。诗人在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他们的罪恶,而是用一个“并”字来暗示,既写出了豪强的横行霸道,又表现出诗人对他们的憎恶。“形势”二字,指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各霸一方,豪强地主们为了争夺地盘,不惜发动战争,互相兼并。“苦未论”三字,说明豪强地主们只顾自己的利益,根本不考虑国家的命运。

颔联两句紧承前意。上句“不见江山开北户”,意思是说那些豪强地主们只顾自己的享乐,却看不到国家的命运。“开北户”三字,形象地描绘了豪强地主们只顾自己享乐的情景。下句“竟随玉驾走中原”,则是说这些豪强地主们终于随着皇帝的车驾一起离开了中原,走向了北方。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豪强地主们的罪行,更表现了诗人对这些豪强的痛恨之情。

颈联“雄心尚记苍崖石,战血今消折戟痕”二句,是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感慨。“苍崖石”三字,指的是苍劲高耸的山崖上那些坚硬的石头,它们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诗人当年立志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然而,如今这些石头已经被岁月磨去了棱角,只剩下一片死寂,这正是诗人心中无法言说的痛楚和无奈啊!“战血今消折戟痕”一句,则是说现在的战场上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硝烟和杀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宁静和和平。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更表现出了他对于现实的深深忧虑。

尾联“枯冢至今馀拱木,夹城风雨有孤魂”二句,更是诗人对现实的深切感慨。“枯冢”二字,指的是那些荒废已久的古墓。这些古墓虽然已经荒芜,但仍能看出它们的曾经辉煌。而“余拱木”三字,则是指那些古墓上还残留着的几根支撑着墓顶的木头。这些木头虽然已经不再起眼,但却见证了古墓的沧桑变迁。“夹城风雨有孤魂”一句,则是说那些古墓周围常年风雨交加,时常会有孤魂野鬼游荡其中。这些孤魂野鬼的形象,既增添了古墓的神秘色彩,也让人联想到那些被时代抛弃的人们。

整首诗通过对古陵墓地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深深忧虑。诗人通过对豪强地主的批判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无限眷恋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深深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