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衡此驾轺,封郡去相辽。
国廪矜流衍,农畴喜富饶。
几时无协气,何处不欢谣。
汉室通粮道,论功最后萧。

以下是对“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七”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译文:

  • 首联:“荆衡此驾轺,封郡去相辽。”这句诗描述了荆州(荆)与衡阳(衡)的路途漫长且遥远。这里的“此驾轺”指的是使者所乘之车的快速行驶。而“封郡”通常指代古代行政区划名,如荆州或衡阳,这里可能是指具体的地理位置,暗示着行程的艰难。同时,“去相辽”形容路程之远,意味着目的地十分遥远。
  • 颔联: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行军的壮丽景象。诗人将武器与周围的景物相结合,表达了在夜晚行军的紧迫氛围,强调了军队行动的迅速和紧张。同时,“国廪矜流衍”指的是国家仓库中粮食的丰富,而“农畴喜富饶”则反映了农田的富裕,两者都展现了国家繁荣的景象。
  • 颈联:尾联则用荆轲的故事来比喻,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诗人通过这一历史故事,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家立功的决心。

这首诗通过对地理、行军和历史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也展示了他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