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荣来汉诏,北阙近尧天。
懿绩隆三岁,丰储备九年。
威严多摘伏,荐籍几登贤。
去去民思甚,销魂尽黯然。

【注释】

南荣:即南荣郡,汉时设置,今陕西咸阳。

汉诏:汉朝的诏令。

北阙:北宫的门,借指朝廷。

尧天:像尧帝那样的圣明之君治理的国家。

懿绩:美政。隆:长久。

丰储备:指国库充盈,储备充足。

摘伏:消除邪恶。

荐籍:推举人才。

去去:离开的意思,此处指李运使赴任。

民思:人民思念之意。

销魂:形容极其悲伤的样子,或形容对美好事物的极度向往和留恋,如“销魂夺魄”。

黯然:失意、沮丧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别赴任的李运使学士时所作的诗,表达了作者送别的情怀和对李运使的美好祝愿。

首句“南荣来汉诏”中“南荣”指的是地名,汉代时期设置的一个郡县,今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这里借指诗人自己所在的地区。

第二句“北阙近尧天”中“北阙”指的是北宫,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尧天”则指的是圣明的君主统治下的国家,暗喻李运使即将任职的地方。

接下来两句“懿绩隆三岁,丰储备九年”中“懿绩”表示良好的政绩,“隆”表示长久,“丰储备”则指的是国家财政充裕、储备充足。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李运使在任期间将有长期的好政绩,国家将得到充裕的财政支持。

接下来的两句“威严多摘伏,荐籍几登贤”则是说李运使在任期间将表现出威严,能够消除邪气(摘伏),并且会推荐人才,接近于圣明之君(登贤)。

最后两句“去去民思甚,销魂尽黯然”是写李运使离任后,人民对他的思念之情很深,以至于人们内心感到悲伤、沮丧,甚至有些绝望。这里的“去去”意味着告别,“销魂”和“黯然”都是形容悲伤、沮丧、失落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李运使政绩、能力、为人等方面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他赴任的祝福和对其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