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枝蟠古木,瑞荫映晴空。
桃江江上景,古今同。
忙中取静,心地尽从容。
扫尽荆榛蔽,结屋诛茅,道人一段家风。
任乌飞兔走匆匆。
世事亦何穷。
官闲民不扰,更年丰。
箪瓢云水,时与话西东。
真乐谁能识,兀坐忘言,浩然天地之中。
【赏析】:
《瑞荫亭赠锦屏苗道人》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作品。此诗以景写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首句“连枝蟠古木”,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古树的苍劲挺拔。接着,“瑞荫映晴空”两句,诗人用“晴空”作为背景,展现了古树的生机勃勃。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古树的生命力和威严。
第二句“桃江江上景,古今同”,诗人将古树与江上的景色联系起来,强调了它们的共同之处。这里,诗人运用了“古今同”这个词语,表达了他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第三句“忙中取静,心地尽从容”,诗人通过“忙中取静”这个词语,传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他认为,在忙碌之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是一种难得的境界。这里的“心地尽从容”也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
第四句“扫尽荆榛蔽,结屋诛茅,道人一段家风。”诗人描述了友人的生活状态。他不仅清除了周围的荆棘和杂草,还用自己的力量建造了一幢小屋。这些细节反映了友人勤劳朴实、不慕名利的性格特点。
第五句“任乌飞兔走匆匆。”诗人用“乌飞兔走”这个词语来形容时间的流逝。他认为,无论是乌鸦飞翔还是兔子奔跑,都无法阻挡时间的步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接受。
第六句“世事亦何穷。”诗人感叹世事无常,无法穷尽。这里的“亦何穷”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世事虽然纷繁复杂,但总有尽头。
第七句“官闲民不扰,更年丰。”诗人认为,当官的人悠闲自在,老百姓也能得到安宁。这里的“官闲民不扰”和“更年丰”都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第八句“箪瓢云水,时与话西东。”诗人以云水为喻,表达了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快乐。他们一边品着酒,一边谈论着古今之事。这里的“云水”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而“时与话西东”则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
第九句“真乐谁能识,兀坐忘言,浩然天地之中。”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只有静静地坐着,才能真正领略到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这里的“兀坐忘言”和“浩然天地之中”都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和谐生活的追求和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