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佳处是湘中。
今古言同。
平林远岫浑如画,更渔村、返照斜红。
两岸荻风策策,一江秋水溶溶。
苍崖石壁景尤雄。
人自西东。
利名汨没黄尘里,又那知、清胜无穷。
何日轻舠蓑笠,持竿独钓西风。
注释:
- 风入松:即风入松韵。这是一首七言古诗,题目为《风入松》。
- 戊申:即戊申年,指的是宋孝宗乾道八年。
- 沿檄衡永:沿着文书(檄文)到达衡阳、永州一带。
- 舟泛潇湘:乘船在潇水和湘江上航行。潇湘,这里泛指湘水。
- 溪山佳处是湘中:美丽的溪山在湘中最为集中。
- 今古言同:古今之言都相同。
- 平林远岫浑如画:平缓的树林和远处的山峰好像一幅画。
- 更渔村、返照斜红:还有渔村的夕阳斜照在水面上的红色倒影。
- 两岸荻风策策,一江秋水溶溶:两岸的荻草迎着风摇曳作响,一江的秋水波光粼粼。
- 苍崖石壁景尤雄:青灰色的山崖和石头上的景色尤其雄伟。
- 人自西东:人们来自四面八方。
- 利名汨没黄尘里:名利淹没在黄尘土里。
- 何日轻舠蓑笠,持竿独钓西风:何时我拿着轻便的渔船和蓑衣,独自在秋风中垂钓?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潇湘地区旅行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和感受到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风入松”点明了主题,即风进入松树之中。第二句“戊申沿檄衡永,舟泛潇湘”交代了诗人的行动路线和目的地。第三句“溪山佳处是湘中”表明了诗人对湘中的自然景观的喜爱。第四句“今古言同”则是诗人对古今言论一致的感慨。第五句“平林远岫浑如画”描述了湘中山水的美景。第六句“更渔村、返照斜红”则是诗人看到了渔村和夕阳映照在水中的红晕。第七、八句描写了湘江两岸的风景,第九、十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湘江中清澈见底的秋水。第十一、十二句“苍崖石壁景尤雄,人自西东”则强调了湘中自然景色的雄壮。最后两句“利名汨没黄尘里,又那知清胜无穷”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追求被遗忘在黄土之中的感慨。最后的“何日轻舠蓑笠,持竿独钓西风”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