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有放溜,溯流多哭滩。
人能等迟速,事岂病艰难。
返照千山赤,春风两鬓寒。
生平惯行役,无复漫悲酸。

闰月二十八日从玉山出发,八月二十日抵达馀干,换乘船只又两天到达鄱阳城。追忆途中所作得诗十二首之四

下流有放水道,溯流多险滩。

人能等迟速,事岂病艰难。

返照千山赤,春风两鬓寒。

平生惯行役,无复漫悲酸。

注释:

下水有放溜:下游有放水的河道。

溯流多哭滩:逆流而行的河段有很多急流险滩。

人能等迟速:人能够根据水流速度等待时机。

事岂病艰难:事情难道是因困难而造成的吗?

反照千山赤,春风两鬓寒:夕阳照射千山,使山色红如烈火;春天的暖风使两鬓发白,感到寒冷。

生平惯行役:一生习惯于四处奔波。

无复漫悲酸:不再为这而悲伤。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由江西赴广东途中。诗人在旅途中写下了这首诗,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心情。

诗人描述了自己下流有放水道,溯流多险滩的情况,表达了对旅途艰险的感慨。然后,他提到人们能够等迟速,事情难道是因困难而造成的吗?这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体现,他认为人生的艰辛并不是因为困难的阻碍,而是需要我们去适应环境,去应对挑战。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的返照千山赤,春风两鬓寒的情景,表达了自己的孤寂和无奈。最后,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乐观和坚强的态度。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感情真挚深沉,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人生的态度的坚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