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问周夫子,端居又半春。
初无酒作祟,合有句如神。
桃李已陈迹,溪山同故人。
何能过茅宇,谈笑奉清真。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诗人对周夫子的敬仰和问候;第三句“初无酒作祟”是说周夫子平时不喝酒;第四句“合有句如神”是说周夫子的诗句很有神韵。最后两句是对周夫子的颂扬,表达了他与友人共同生活的快乐。
【答案】
译文:我恭敬地向您问候,您端庄地安居在半春里。
您没有饮酒的习惯,却有美妙的诗句让人叹为观止。
桃李已经凋落了,您和溪山一样都是故人的老友。
您怎么能够越过我的茅屋,与我谈笑风生。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周夫子的赞美之作,体现了作者与周夫子交往的深厚友谊。
首联“敬问周夫子,端居又半春。”诗人首先向周夫子表示敬意,并询问他的居住情况。周夫子端坐于半春之中,意态安详。这里的“又半春”既写出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出周夫子的高龄,表现了他对春天的喜爱。
颔联“初无酒作祟,合有句如神。”意思是说周夫子平时不饮美酒,但他的诗句却有如神助,妙不可言。这句诗既是赞颂,也是自谦,表现了周夫子谦虚的品格。
颈联“桃李已陈迹,溪山同故人。”意思是说周夫子的才华已经超越了桃李的陈迹,他与溪山一样是老朋友。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周夫子的才华和地位。
尾联“何能过茅宇,谈笑奉清真。”诗人表示自己与周夫子的交往就像茅屋中的谈笑一样自然,我们共同追求清真之境。这里表现了诗人与周夫子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而含蓄,充分展现了诗人与周夫子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