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士今谁是,怜才亦漫云。
讵须随进士,直拟慕徵君。
确论终当有,浮言断莫闻。
儿曹与馀子,录录更纷纷。
注释:
- 好士今谁是?怜才是漫云。
译文:现在还有谁能够赏识和珍视我这样的人才呢?我只是随意说说而已。
- 讵须随进士,直拟慕征君。
译文:我不需要像进士一样追随世俗,我只想模仿古代贤明的君主。
- 确论终当有,浮言断莫闻。
译文:真理最终会被揭示,而那些无稽之谈则无法流传。
- 儿曹与馀子,录录更纷纷。
译文:年轻人和其他的人,只会一味地追求名利,却不知道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
好士今谁是,怜才亦漫云。
讵须随进士,直拟慕徵君。
确论终当有,浮言断莫闻。
儿曹与馀子,录录更纷纷。
注释:
芳桂杂榛菅出自《挽周德友》,芳桂杂榛菅的作者是:赵蕃。 芳桂杂榛菅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芳桂杂榛菅的释义是:芳桂杂榛菅:比喻贤才与庸碌之辈夹杂在一起。 芳桂杂榛菅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芳桂杂榛菅的拼音读音是:fāng guì zá zhēn jiān。 芳桂杂榛菅是《挽周德友》的第8句。 芳桂杂榛菅的上半句是: 委疏仍嗣野。 芳桂杂榛菅的全句是:委疏仍嗣野
委疏仍嗣野出自《挽周德友》,委疏仍嗣野的作者是:赵蕃。 委疏仍嗣野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委疏仍嗣野的释义是:“委疏仍嗣野”可以释义为:即使衰微,仍然继承着野性的血脉。 委疏仍嗣野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委疏仍嗣野的拼音读音是:wěi shū réng sì yě。 委疏仍嗣野是《挽周德友》的第7句。 委疏仍嗣野的上半句是:它年化鹤还。 委疏仍嗣野的下半句是:芳桂杂榛菅。
它年化鹤还出自《挽周德友》,它年化鹤还的作者是:赵蕃。 它年化鹤还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它年化鹤还的释义是:它年化鹤还:指他年若能飞升成仙,便如同白鹤一般返回人间。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德友的怀念与期望,希望他在来世能获得超脱,再次重逢。 它年化鹤还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它年化鹤还的拼音读音是:tā nián huà hè hái。 它年化鹤还是《挽周德友》的第6句。
此日骑鲸去出自《挽周德友》,此日骑鲸去的作者是:赵蕃。 此日骑鲸去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此日骑鲸去的释义是:此日骑鲸去:指诗人周德友逝世,如同骑着鲸鱼离去,比喻其仙逝。 此日骑鲸去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此日骑鲸去的拼音读音是:cǐ rì qí jīng qù。 此日骑鲸去是《挽周德友》的第5句。 此日骑鲸去的上半句是:赋命一何悭。 此日骑鲸去的下半句是:它年化鹤还。
赋命一何悭出自《挽周德友》,赋命一何悭的作者是:赵蕃。 赋命一何悭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赋命一何悭的释义是:赋命一何悭:命运多么吝啬,指命运不好,遭遇不幸。 赋命一何悭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赋命一何悭的拼音读音是:fù mìng yī hé qiān。 赋命一何悭是《挽周德友》的第4句。 赋命一何悭的上半句是: 予才无乃厚。 赋命一何悭的下半句是: 此日骑鲸去。
予才无乃厚出自《挽周德友》,予才无乃厚的作者是:赵蕃。 予才无乃厚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予才无乃厚的释义是:予才无乃厚:我的才华或许过于厚重。 予才无乃厚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予才无乃厚的拼音读音是:yǔ cái wú nǎi hòu。 予才无乃厚是《挽周德友》的第3句。 予才无乃厚的上半句是:犹宜入道山。 予才无乃厚的下半句是:赋命一何悭。 予才无乃厚的全句是
犹宜入道山出自《挽周德友》,犹宜入道山的作者是:赵蕃。 犹宜入道山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犹宜入道山的释义是:宜:应当;道山:道教名山。犹宜入道山,意指周德友应当隐居到道教名山,即隐退山林,修行修炼。 犹宜入道山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犹宜入道山的拼音读音是:yóu yí rù dào shān。 犹宜入道山是《挽周德友》的第2句。 犹宜入道山的上半句是:不作玉堂仙。
不作玉堂仙出自《挽周德友》,不作玉堂仙的作者是:赵蕃。 不作玉堂仙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作玉堂仙的释义是:不作玉堂仙:不追求成为玉堂中的仙人,即不追求虚无缥缈的仙界生活,意指不追求脱离尘世的超然境界。 不作玉堂仙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作玉堂仙的拼音读音是:bù zuò yù táng xiān。 不作玉堂仙是《挽周德友》的第1句。 不作玉堂仙的下半句是:犹宜入道山
尚可寄寻梅出自《岁除日立春》,尚可寄寻梅的作者是:赵蕃。 尚可寄寻梅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尚可寄寻梅的释义是:尚可寄寻梅:还可以寄托寻找梅花的心情。 尚可寄寻梅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尚可寄寻梅的拼音读音是:shàng kě jì xún méi。 尚可寄寻梅是《岁除日立春》的第8句。 尚可寄寻梅的上半句是: 去年湖上寺。 尚可寄寻梅的全句是:去年湖上寺,尚可寄寻梅。
去年湖上寺出自《岁除日立春》,去年湖上寺的作者是:赵蕃。 去年湖上寺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去年湖上寺的释义是:去年湖上寺:指去年在湖边的寺庙。 去年湖上寺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去年湖上寺的拼音读音是:qù nián hú shàng sì。 去年湖上寺是《岁除日立春》的第7句。 去年湖上寺的上半句是:初无尊可开。 去年湖上寺的下半句是:尚可寄寻梅。 去年湖上寺的全句是
第一首 野寺钟鸣后,溪桥雨合时。 杖藜能过我,酌酒更论诗。 意作匆匆别,仍愆得得期。 近知疏问讯,不那费怀思。 注释:在野外寺庙里听到钟声响起之后,又赶上细雨连绵之时。拄着拐杖能够从我这里走过,还倒上一杯酒与我谈论诗歌。因为匆匆离去而意气匆匆地告别,仍然未能按时到达。现在知道她对我十分疏远,不再给我问讯了,使我不能不思念。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四句,可分为三组。第一组(一、二句)
晓枕闻檐溜,闲筇立寺门。 清晨,在枕上听到屋檐下滴水的声音,我悠闲地拄着筇竹杖站立在寺庙的门口。 宿酲连卯酒,幽趣落无言。 隔夜的酒还未醒,心中充满了对山水自然的向往和追求,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 山色丹青湿,梅花璧玉温。 山中的景色如同丹青一般绚丽,而梅花又如玉一样温润。这里的“丹青”指的是绘画,“梅花”指的是梅花树,用来形容山中景色的美丽和梅花的芬芳。 谁能此乘兴,风味昔人存。
我们来分析这首五言律诗。 诗句解读: 1. 念欲春游春既莫矣而在伯微恙不近杯勺作小诗代简便呈沅陵何邓二尉曹: - “念欲春游”:表达了春天即将到来时的期待心情。 - “春既莫矣”:春天已经过去,无法再进行春天的出游。 - “而在伯微恙不近杯勺”:指诗人因为朋友生病而没有饮酒。这里的“伯微”可能是指某个人,而“恙”是疾病的意思,“不近杯勺”则表示没有饮酒。 - “作小诗代简”:为了代替书信的形式
【注释】 简王元宗:指唐代僧人皎然(字清昼,号江东人)。 招提:指佛教的寺院。 借屋幽栖:意为借用寺庙中的空房暂住。 聊题句:意思是姑且写上几句诗作为问候的话。 杖藜:拄着拐棍。藜,一种草本植物,茎可作杖。 良由日日雨:意思是因为天天下雨的缘故。 山径亦成泥:意思是因为山间小路被雨水冲刷后变成泥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简王元宗的寺庙中所作。皎然是唐初著名诗人,以诗歌名世,与贾岛齐名
【注释】 简斯远兄:即简文,晋代文学家。 已办入城府,尚留缘雨阴:已经准备入朝为官,但还留下因下雨天而不能出行的遗憾。 相期著屐过,空想掉头吟:期待着能一起穿木屐去游山玩水,但只能空想着。 子故因贫出,余宁叹老侵:儿子因贫穷而离开人世(简文之子简雍,字子春,东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我怎么能不叹息年岁已高? 鹓鸾满台阁,麋鹿自山林:形容朝廷官员众多,像鸾鸟一样飞翔,像野鹿一样自由自在。 【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诗人对周夫子的敬仰和问候;第三句“初无酒作祟”是说周夫子平时不喝酒;第四句“合有句如神”是说周夫子的诗句很有神韵。最后两句是对周夫子的颂扬,表达了他与友人共同生活的快乐。 【答案】 译文:我恭敬地向您问候,您端庄地安居在半春里。 您没有饮酒的习惯,却有美妙的诗句让人叹为观止。 桃李已经凋落了,您和溪山一样都是故人的老友。 您怎么能够越过我的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