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原泥滑汰,山岭石粗疏。
经历虽云恶,驰驱不暇徐。
逢人询野寺,对宿祗村墟。
薄莫须安止,平明议所如。

【注释】

泥滑:泥泞滑腻。

汰:通“台”,平坦。

石粗疏:山岭上的石头不平整。

须安止:必须找个地方住下。

平明议所如:天一亮,就商量住宿的地方。所如:住宿处。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诗。诗人在山间水畔行经数日,终于找到一座山村的草庵,决定在那里过夜。

首二句写路途艰难和山野景色。川原泥滑,指山路坎坷泥泞;山岭石粗,指山中岩石粗糙不平。这两句以简洁的笔墨描写旅途的艰险,为后文作铺垫。接着写旅途劳顿,连车驾都来不及稍事休息。“驰驱”是驱策、驾驭的意思,这里指车马奔走。这句既表现了旅途之苦,又透露出急于寻找住宿处的迫切心情。

第三四句写投宿的情景。“逢人询野寺”写遇到路人打听是否有寺庙。“对宿祗村墟”写在询问之后,只好在村墟搭帐篷过夜。两句写出诗人在山野间奔波,无处投宿的无奈。“薄莫”指傍晚,这里指太阳落山时。“须安止”即必须找个地方住下。“平明”即天亮的时候,“议所如”指商讨住宿的事。这两句从时间上看,紧承上文“逢人询野寺”,从空间看,则由“野”字过渡到下文的“村”。两句既点出了“逢人询”的缘由,又引出了“对宿只村墟”的结果,结构紧密。

最后两句写第二天清晨商量住宿之事。“薄莫”指太阳落山时,天色将晚。“须安止”即必须找个地方住下,与上文呼应。“平明议所如”即天亮以后商议住宿的事情,与上文“逢人询野寺”相衔接。这两句既照应题目中的“问宿”,又为全诗作结。

此篇前六句写行程,后四句写宿处,脉络清晰。全诗语言平易通俗,但感情真切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