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佳重九近,风急授衣初。
茱菊年龄迈,枫柽日夜疏。
欲题怀远句,频展寄来书。
憨子能思我,申儿更忆渠。
【注释】:
节佳:节气适宜。重九: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称阳月,故名重阳。近:近日。授衣:授以秋衣。《礼记·内传》:“季秋之月,招摇指寅,昏牵牛中,旦觜初,其位西方,主杀,其音商,律中无射,其数九。”初:开始,指九月之初。茱(zhu)菊:即菊花,一种花,有黄色、白色二种。年龄迈:年岁增长。枫柽(chēng):枫树和白杨树。疏:稀疏。怀远:怀念远方的人或地方。题:书写,题写诗句。憨子:这里代指作者的朋友或亲人。能思:能够思念。申儿:代指作者的弟弟或其他亲人。忆渠:忆念某人,“渠”是对他的尊称。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965年(太平兴国二年),当时,赵昌在湖池州(今江西南昌附近)任知州。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节佳重九近,风急授衣初”,描绘了重阳节即将来临,天气渐凉,人们开始添置冬衣的情景。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茱菊年龄迈,枫柽日夜疏”,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牵挂之情。茱菊是指菊花,这里用来比喻远方的友人;枫柽是指两种树木,这里用来表示时间流逝。诗人通过对这两样事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朋友的关切之情。
颈联“欲题怀远句,频展寄来书”,诗人想要写下一些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但又因为频繁收到远方朋友送来的书籍而难以下笔。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尾联“憨子能思我,申儿更忆渠”,诗人用“憨子”和“申儿”两个词语来形容远方的朋友,表达了他们对诗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这些朋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感情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