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为黔郡,何如与质要。
其行既穹绝,有思只飘萧。
但悔崄投足,未论官折腰。
同舟故能送,折简不劳招。

注释:

试问在黔郡,如何比质要?

他的行程既高远断绝,只有思念飘然若失。

只恨自己险峻的出发点,未论及官职的腰身已折。

同舟的人能送我,书信无需劳招摇。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与友人告别时,又受到友人广声的追送,于是写下这首诗来酬谢友人,并再次作诗相答。全诗三首,这里选其第三首。

“试问为黔郡,何如与质要?”诗人以黔郡和质要相比,似乎黔郡不如质要,然而这仅仅是一个比喻。黔郡是贵州的别称,质要则指诸葛亮的字。在三国时代,诸葛亮曾经担任过蜀汉丞相,所以诗人说“质要”。在这里,诗人用一个“试”字,表明他对这次离别的态度是慎重而严肃的。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知道,一旦离开贵州,就会远离四川,而且,蜀国也即将灭亡了。因此,他在临行前向朋友表示敬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其行既穹绝。”这句的意思是:我的离去是那么遥远,以至于已经达到了“穹绝”的地步。这里的“穹绝”,是指距离遥远,无法相见。诗人用了一个“其”字,表示对朋友的敬词。

“有思只飘萧。”这句的意思是:我在思念你的时候,只能感到心如飘零的树叶一般。“飘萧”,是指飘零、散乱的意思。在这里,诗人用这个词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但悔崄投足,未论官折腰。”这句的意思是:只是悔恨自己当初选择的道路太过危险,没有考虑好自己的前途就选择了做官。这里的“崄”字,是指危险的、艰难的道路;“折腰”则是说屈从于权贵的意思。诗人用“悔”字和“未论”两字,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所做出的选择的后悔和遗憾。

“同舟故能送,折简不劳招。”这句的意思是:既然我和你是同舟共济的朋友,所以我能够送你到黔郡;既然我已经决定不再做官,所以你也不必再为我折腰了。这里的“同舟”,是指共同乘坐一条船的意思;“折简”,则是说放下公文、书信之类的东西的意思。诗人用“故能送”和“不劳招”两个词语,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