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屋先知雨,空林易得风。
阶除滋绿草,门巷拥丹枫。
衣褐从兹迫,稻粱安得丰。
病来方止酒,愁绝若为攻。
《雨中四首 其二》是明代文学家王鏊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析:
- 诗的第一句:古屋先知雨。
- 解读:这句话表达了古屋能够提前感知到雨水的到来,展现了一种先见之明。
- 注释:古屋,指历史悠久的建筑;先知,提前察觉或预知的意思。
- 赏析: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的感受力。
- 诗的第二句:空林易得风。
- 解读:这句话描绘了空旷的山林更容易感受到风的存在。
- 注释:空林,指空旷的树林;易得风,很容易就能感觉到风吹过。
- 赏析:这里的“易得风”不仅仅是说容易感受到风的存在,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
- 诗的第三句:阶除滋绿草。
- 解读:这句话描述了台阶上长出了绿色的小草。
- 注释:阶除,台阶;滋,生长、繁衍的意思;绿草,绿色的小草。
- 赏析:这句简单而生动地描绘了雨后自然界的变化,体现了雨给大地带来的生机。
- 诗的第四句:门巷拥丹枫。
- 解读:这句话描绘了门旁的小巷里挤满了红色的枫树。
- 注释:拥,聚集;丹枫,即红枫,一种秋天常见的树木。
- 赏析:这句诗通过色彩对比,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秋意的美景之中。
- 诗的第五句:衣褐从兹迫。
- 解读:这句话意味着由于天气的原因,人们开始更加紧迫地穿着褐色的衣服。
- 注释:衣褐,穿褐色的衣服;从兹,从此;迫,紧迫的意思。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颜色的描述,传达了天气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 诗的第六句:稻粱安得丰。
- 解读:这句话表达了因为天气原因,稻米和高粱都无法获得丰收。
- 注释:稻粱,指稻米和高粱;安得,如何能够得到;丰,丰收。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天气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体现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关注。
- 诗的最后一句:病来方止酒。
- 解读:这句话表达了因为生病,作者才停止饮酒。
- 注释:病,疾病;来,出现;方,刚刚;止,停止;酒,饮酒。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述生病时的行为,表现了作者在困难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王鏊的《雨中四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天的景象和感受,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明代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