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风头变,侵侵雨脚来。
峰峦忽成暗,云雾亦旋开。
谩易炎凉候,无矜狡狯才。
天高独鸟度,林合乱蝉哀。

【注释】

稍稍:渐渐。

侵侵:渐渐浓厚貌。

峰峦:山的起伏。

谩易:漫易,随意。炎凉:指天气变化无常,也指世态人情的变化。

矜:自夸。狡狯:诡诈。才:才能。

独鸟度:只有鸟儿飞过。林合乱蝉哀:树林里的蝉儿鸣叫不已,好像在悲伤。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是诗人流寓夔州的第三年。此时,杜甫已近五十岁,但仍然壮志未酬,漂泊异乡。这首诗就是他在雨中登临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时写的。

首联写雨来渐紧,风头变冷,雨脚到来。“稍”,慢慢。“侵”逐渐。“暗”阴暗。“旋”随即。“炎凉”指天气的变化。“矜”,骄傲,自夸。“狡狯”,诡诈。“天高”,天空广阔。“独鸟度”,孤独地飞过。“林合”,树丛密集的地方,即林间空地。“乱蝉”,形容树上蝉声一片。这里以萧瑟的秋景衬托作者悲凉的心情。

颔联写雨势越来越猛,山峰云雾也变得浓重起来,忽然之间又开霁了。这一句,从时间、地点和气氛上与前面两句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忽成”,突然成为。“旋”,很快,转眼之间。这里用“忽”字,突出了时间的短暂;用“旋”字,突出了景象的迅速变化。“成”和“旋”,都是动词,而“云”、“雾”则分别由名词和名词性词组充当主语,这就使诗句显得更加生动有力。

尾联写诗人看到这种景象,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处境。“谩易”,随便,随意。“炎凉”同上文的注一样。“无矜”,不要自负,不要骄傲。“狡狯”,同上文的注一样。“天高”,“独鸟度”同上文的注一样;“林合”,同上文的注一样;“乱蝉”,同上文的注一样。这两句的意思是:天空高远,只有孤零零的鸿雁飞过;树林间杂着乱哄哄的蝉声不断响起,好像在为它悲鸣。“独鸟度”和“乱蝉哀”对仗工整,音韵协调。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风格沉郁苍劲,是一首抒情写景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