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何苦向宜州,应为涪翁句法留。
铜柱宁兴跕鸢叹,金华要遂牧羊求。
壮时根本先培固,老去波澜重卷收。
我亦学诗穷未达,是中得处可闻否。
注释:
使君何苦向宜州,应为涪翁句法留。
使君(即马奉先的官职)何必一定要去宜州?应该是为了涪翁(指白居易)的诗法而留在那里啊。
铜柱宁兴跕鸢叹,金华要遂牧羊求。
在铜柱上刻写“永固”的铭文吧,让那飞鸟在空中发出感叹;我要像牧羊人一样,追求那金华山的美好。
壮时根本先培固,老去波澜重卷收。
当我年轻的时候,应该先把基础打牢;到了晚年,我要把那些波澜壮阔的事情全部收拾起来。
我亦学诗穷未达,是中得处可闻否。
我也在学诗的道路上努力了,但还没有达到顶峰;如果能在某个地方得到启示,那该有多好啊!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写给好友马奉先的信,表达了他对马奉先的关心和祝福。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寓意深远。
第一句“使君何苦向宜州”,诗人直言不讳地向好友提出忠告,希望他能少往宜州跑动,因为那里离家乡很远,对身体不好。这里的“宜州”指当时的一个地名,也暗指自己的家乡。
第二句“应为涪翁句法留”,诗人以杜甫自比,说自己也应该像杜甫那样,留下一些传世之作,而不是只做官而不写诗。这里的“涪翁”指的是杜甫,他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
第三句“铜柱宁兴跕鸢叹”,诗人想象在铜柱上刻写“永固”的铭文,让那飞鸟在空中发出感叹。这里的“跕鸢”指的是鸟儿在空中飞翔的样子。诗人用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的处境,表达出一种无奈和感慨。
第四句“金华要遂牧羊求”,诗人想要像牧羊人一样,追求那金华山的美好。这里的“金华山”指的是浙江省的东阳市,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山之一,也是白居易的故乡。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五句“壮时根本先培固”,诗人说在年轻时,应该先把基础打牢。这里的“根本”指的是一个人的基础,包括知识、才能等方面。诗人强调了年轻时打好基础的重要性。
第六句“老去波澜重卷收”,诗人说到了老年,要把自己的波澜壮阔的事情全部收拾起来。这里的“波澜”指的是人生中的种种经历和成就,而“卷收”则意味着对这些经历和成就进行总结和反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成熟和稳重的态度。
最后一句“我亦学诗穷未达”,诗人承认自己在学诗的道路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没有达到顶峰。这里的“穷未达”表示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不满意和谦虚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诗人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旅程,我们应该在年轻时打下坚实的基础,到了老年要把所有的经历和成就都收拾起来,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