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出郭匪幽寻,使者移文播德音。
石蒜榆皮那得饱,刀耕火种岂能任。
义仓政尔因饥发,赈历兹焉遣吏临。
比屋故知难户晓,分行聊得尽吾心。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

三月十七日,以布告的形式发布出京救济的通告,宣布十天之后返回。

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泛舟以归得诗十首 其一

从州衙门出发到老竹,从老竹到鹅口,再到老竹,然后从乾溪上山入浦口,泛舟回家,写了十首诗。

译文:

三月十七日,以布告形式发布了救济的告示,宣布十天后返回。从州衙门出发到老竹,从老竹到鹅口,再到老竹,然后从乾溪上山入浦口,泛舟回家,我写下了十首诗。

注释:

三月十七日:指农历三月十七这一天。

以檄出行赈贷:拿着布告去救济受灾的人们。檄,古代的一种公文,通常用来征调军队或传递命令。

旬日而复反:十天后返回。旬日,十天。

自州门至老竹:从州衙门出发,走到老竹。

老竹:地名,位于今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

自老竹至鹅口:从老竹走到鹅口。

复回老竹:又回到了老竹。

由乾溪上入浦口:从乾溪上山进入浦口。

泛舟以归:乘船回家。

得诗十首:写下一篇诗,共十句。

参军出郭匪幽寻:指参军外出救灾并不是为了寻找幽静之处。“参军”,这里指的是官员。古代在乡间担任官职的人称为“参军”。

使者移文播德音:指派遣使者传达救济的命令是传播善行的好消息。“使者”,这里指派遣的官员。“移文”,即传递文书、命令。

石蒜榆皮那得饱:连石蒜和榆皮都吃不饱。石蒜,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用于中医治疗。榆皮,榆树的外皮,可以用来熬粥、做药材等。“那得”,即怎么能够。

刀耕火种岂能任:用刀耕种,用火烧田,怎么能行呢?“刀耕火种”,一种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使用刀具开垦土地,再用火焚烧田地,播种作物生长。“岂能任”,即怎么能行呢。

义仓政尔因饥发:因为灾荒,官府的义仓被动用。“政尔”,“你这样做”的意思。“因饥发”,因为灾荒,官府的义仓被动用。“政尔”,你这样做,指官府的做法。“因饥”,灾荒之年。“发”,动用,动用义仓。

赈历兹焉遣吏临:赈济的记录就在这里派差役前来。“赈历”,赈济的记录。“兹焉”,在这里。“焉”,在这里。“遣吏临”,派差役前来。“临”,来到。“吏”,这里指差役。

比屋故知难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有困难,每个家庭都清楚了解情况。“比屋”,每家每户。“故”,本来。“知”,了解。“难户”,困难的家庭。“晓”,清楚。

分行聊得尽吾心:派差役前来赈济,也算是尽了我的心。“行”通“向”,“分行”,派差役来。“聊”,姑且。“尽”,竭尽。“吾心”,我的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