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十幅空百滩,布衾高卧宁知寒。
连明风雨晓增剧,叹我山行逢路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分析概括,并注意要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进行具体分析。
此诗首联“风帆十幅空百滩,布衾高卧宁知寒”,诗人自述行踪。“风帆”指船,是泛舟江湖时所乘之船。帆为布帆,因以“十幅”指代,则见船帆之阔大。帆虽高悬,但无风而不动,所以诗人说“空百滩”。帆虽空,但船已行至江心百滩,故云“空”亦实写。诗人此时身在船上,却“高卧”,意谓躺在船上的床上休息,这是由于舟行劳顿。“布衾”即粗布被,这里指船上所备之被。“宁知寒”句,承上启下。言其虽然知道船中寒冷,但却不知道身在何处,不知归途何方,因此才高卧不寐,以避寒凉。
颔联“连明风雨晓增剧,叹我山行逢路难”,承第二句而来,继续叙写旅途艰难。“连明”指连夜。“风雨”句承上而言,谓夜深时风雨交加,天明时雨势更甚,因而山路更为艰险。“晓增剧”三字用得极妙,它既表现了风雨之猛,又表现了山路之难;既表现了诗人的困倦与无奈,又突出其山行之难。“叹我山行逢路难”,承“路难”而来,进一步写此行的艰难。这一句中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叹自己行路之难;二是叹路途之遥远;三是感叹此行之艰辛,也隐含着对自己此行前途命运的忧虑、担忧。
尾联“永和道中怀成父”,点明题旨。“永和道中”指永和县道中所经之地。“成父”,指成公智家,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曾经从师于他。此处指孔子的老师。“怀成父”就是怀念成公智家老师。
【答案】
诗人自述行踪。“风帆”指船,帆虽高悬,但无风而不动,“布衾”“高卧”表其身在船上,却“高卧”;“连明”“风雨”表其身处恶劣天气之中;“晓增剧”表明风雨加剧,山路更险。“连明风雨”“晓增剧”,表途中艰难。“叹我山行”四字承上而来,写此行的艰难:“逢路难”是写山路之难。“永和道中”表旅途遥远。“怀成父”表怀念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