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思借榻寻僧屋,不悟山行亦已深。
异日重来应记路,断塍穷处转松林。
【注解】
祇:只是,只、仅;借:暂住;应庵:即应庵寺。次季承韵:应庵寺中僧人以韵相和。 宿:过夜;庵:和尚居住的小房子。 次:次序。 季:排行。 借榻:借住在寺庙里。
寻:寻找。 僧屋:僧侣居住的房屋。
不悟:不明白。深:远。
异日:另一天。重来:再次回来。应记:应当记住。 路:小路。 断塍:断裂的田埂。穷处:尽头。转松林:转进松树林中。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山路上寻访古迹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作者对古代文化遗址的热爱之情。
首句“只思借榻寻僧屋”,诗人想要到应庵寺中去暂宿,表达出自己对于古代寺庙的向往与敬仰。第二句“不悟山行亦已深”则表现了诗人在山路上行走的艰辛与不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欣赏。第三句“异日重来应记路”,诗人期待未来再次回到这个古迹所在地,再次感受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最后一句“断塍穷处转松林”,描绘了诗人在山路上行进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