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戒柴车,月落到林寺。
先生方睡美,童子惊客至。
晨霜粲屋瓦,初日照平地。
虽非赞公宿,似是超师谊。
分携属秋风,倏忽竟此岁。
相望不为远,数见良不易。
公行立朝班,我政亲农耜。
自兹出处殊,宁使心迹异。
欢华一朝宠,风节千古事。
要令松谷名,因公表于世。
这首诗是唐代李端创作的,全诗如下:
谒文叔于松谷
鸡鸣戒柴车,月落到林寺。
先生方睡美,童子惊客至。
晨霜粲屋瓦,初日照平地。
虽非赞公宿,似是超师谊。
分携属秋风,倏忽竟此岁。
相望不为远,数见良不易。
公行立朝班,我政亲农耜。
自兹出处殊,宁使心迹异。
欢华一朝宠,风节千古事。
要令松谷名,因公表于世。
翻译:
在松树林中拜访文叔
鸡叫时我就准备柴车,月亮已经落到了寺院。
先生正在睡觉睡得香甜,一个童子突然来迎接客人。
早晨的霜花映照在屋瓦上,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大地。
虽然这不是赞公的住宿之地,但似乎有老师那样的情谊。
我们分别的时候是秋风时节,转眼间就过了这一年。
我们相隔虽然不远,但是见面却不容易。
您走在朝廷的行列,我负责耕种田地。
从此以后,我们的人生道路不同,怎么能够不让我的心和您的道路不同?
美好的时光一旦受到宠爱,高尚的节操就会成为千古的佳话。
要让松谷的名字因为您的存在而闻名于世。
赏析:
这首《谒文叔于松谷》,是诗人李端对友人文叔的拜访之诗。整首诗通过对文叔的描绘,展现了文叔的高洁品格和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首联“鸡鸣戒柴车,月落到林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早早起身,准备去拜访文叔,而月光已从林寺洒落下来,为这次拜访增加了几分神秘与期待。
颔联“先生方睡美,童子惊客至”,进一步描绘了文叔的生活场景。先生正睡得香甜,一个童子突然来迎接客人,这种反差让人感到惊喜。
颈联“晨霜粲屋瓦,初日照平地”,则将自然美景与人物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晨霜、初阳等元素都显得格外清新、生动。
尾联“虽非赞公宿,似是超师谊”则是诗人的感慨。虽然这不是赞公的住宿之地,但诗人觉得这里有一种超越老师情谊的氛围。这表达了诗人对文叔的崇敬之情,以及他对友情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人物情感的抒发,是一首很有韵味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