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起常早,倦巾首如蓬。
偶翻西都书,意外文字工。
清名谁为高,凛凛惟楚龚。
当时岂无人,罕与二子同。
乃知士生世,不贵侯籍通。
九原如可作,何惮执鞭从。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闲居起常早,倦巾首如蓬。
偶翻西都书,意外文字工。
清名谁为高,凛凛惟楚龚。
当时岂无人,罕与二子同。
乃知士生世,不贵侯籍通。
九原如可作,何惮执鞭从。
注释解释:
- 诗句1:“闲居起常早,倦巾首如蓬。” 这里的“闲居起常早”指的是诗人在家中过着悠闲的生活,而“倦巾首如蓬”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生活困苦而显得有些蓬头垢面的样子。
- 诗句2:“偶翻西都书,意外文字工。” 这里描述了诗人偶然间翻开了一本来自西都的书,发现里面的内容非常精彩。"西都"可能指的是长安,即现在的西安,是唐代的首都,所以这里用"西都"表示书籍的来源地。"意外文字工"则说明这本书的内容让诗人感到非常满意,认为其文字功底深厚。
- 诗句3:“清名谁为高,凛凛惟楚龚。”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声的看法。他认为只有像楚国的龚遂那样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被称道,而自己虽然有清高的名声,但与龚遂相比,还显得有些逊色。
- 诗句4:“当时岂无人,罕与二子同。” 诗人在这里感叹,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像他自己一样坚持原则、不为名利所动的人并不多见。"二子"可能指的是他的朋友或同行者,他们能够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 诗句5:“乃知士生世,不贵侯籍通。” 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核心思想。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的人生观:作为一个士人(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呼),他生在这个世界上,不应该追求富贵荣华,而应该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侯籍通"可能是指官位和财富,而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不应成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
- 诗句6:“九原如可作,何惮执鞭从。” 这是诗人的总结性陈述。如果死后能被后人记住,那么即使面对艰难困苦也不畏惧。"九原"指的是墓地,"执鞭从"则意味着愿意为了理想和信念去追随别人,不计较个人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