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逃商山,下视衣褐娄。
不知建成客,孰与封君酬。
夷齐古逸民,食粟犹耻周。
何曾堕人计,图安卒成忧。
不然靖节翁,那与沮溺俦。
顾于一日间,无羡斯无求。

这首诗是苏东坡在惠州时写的,当时他因为生活困顿,对重阳节感到有些忧虑。他在诗中引用了陶渊明的《贫士七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诗句释义:

  1. 四皓逃商山,下视衣褐娄:四皓是指四位隐士,他们逃避到商山隐居。这里用“下视”表示他们的地位已经很低,与普通人相比已经没有多少差别了。而“衣褐娄”则是指他们的衣着简陋,甚至可以说是贫穷。这里的“衣褐娄”可以理解为“穿得破旧”。
  2. 不知建成客,孰与封君酬:建成客是指建文帝时期的一些官员,他们在当时被认为有能力治理国家。封君则是对君主的一种尊称。这里的疑问句式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官员的质疑,他们认为这些人的能力是否足够应对国家的危机呢?
  3. 夷齐古逸民,食粟犹耻周:夷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两个兄弟,他们因反对周朝而流亡在外。这里的“古逸民”指的是古代的隐士,而“食粟犹耻周”则表示他们仍然对周朝抱有不满和鄙视的态度。这里的“食粟”,可以理解为“吃粮食”。
  4. 何曾堕人计,图安卒成忧:何曾在这里指的是晋朝的何曾,他是当时的一位高官。他曾经因为贪图安逸而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最终导致国家陷入危机。这里的“堕人计”可以理解为“放弃责任或担当”。而“图安”则表示谋求安逸的生活。最后的“卒成忧”则表示最终导致了忧患。
  5. 不然靖节翁,那与沮溺俦:靖节翁是指陶渊明,他的诗中常常表现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沮溺则是战国时期两位著名的思想家,他们主张回归自然和简朴的生活。这里的比较句式表示诗人认为陶渊明更符合这种理想。
  6. 顾于一日间,无羡斯无求:顾于一日间则表示在一天之内。这里的“无羡斯无求”可以理解为“不羡慕这些也没有要求”。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压力和担忧,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译文:
四皓逃到了商山,俯瞰着那些穿着破旧衣服的人。
我不知道建文帝的官员们是否能够胜任他们的职务,与封君相比又有何优势?
夷齐这样的古人都是隐士,即使是吃粮食也会觉得羞耻。
何曾这样的人会放弃自己承担的责任,最终导致国家陷入困境。
否则的话,我更愿意像陶渊明那样,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
我不羡慕那些有权势的人,也不追求名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