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生乱世,何意争鹤轩。
念归非一日,寓说因田园。
不嗟瓶储空,宁叹灶绝烟。
声名向千载,谁得加磨研。
孟轲论尚友,我亦佩此言。
古人未易诬,今代无兹贤。

渊明生乱世,何意争鹤轩。

念归非一日,寓说因田园。

不嗟瓶储空,宁叹灶绝烟。

声名向千载,谁得加磨研。

孟轲论尚友,我亦佩此言。

古人未易诬,今代无兹贤。

赏析

诗中注释

  • 渊明生乱世:指陶渊明在战乱的时期出生和成长。
  • 何意争鹤轩: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高远境界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无奈。
  • 念归非一日:表明了诗人内心长久以来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渴望。
  • 不嗟瓶储空:反映了诗人对物质匮乏的无力感,但并未因此放弃理想。
  • 宁叹灶绝烟:通过描述生活困苦,强调了坚持原则和信念的重要性。
  • 声名向千载: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名声能够流传千古的愿望。
  • 谁得加磨研:反映了诗人对后世评价的期待,希望有人能理解并传承自己的思想与作品。
  • 孟轲论尚友: 引用孟子的话,表达自己崇尚交友之道,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为伍。
  • 古人未易诬:表示诗人认为古代圣贤的言论和行为不容易被误传。
  • 今代无兹贤:指出当下社会缺少这样有道德、有才华的人。

译文及解析

  • 渊明生乱世,何意争鹤轩。:陶渊明生活在动荡的年代,为何还要去追求那种超脱世俗的高洁境界?
  • 念归非一日,寓说因田园。:思念归隐田园的生活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情,而是在长期的思考和实践之后的结果。
  • 不嗟瓶储空,宁叹灶绝烟。:面对贫穷,诗人不感到忧虑,因为他认为内心的富足才是真正的财富。
  • 声名向千载,谁得加磨研。:诗人希望自己的名字和声誉能够流传到千年以后,让后人有机会研究和理解他的思想。
  • 孟轲论尚友,我亦佩此言。:引用孟子的观点,表达了自己崇尚交友之道,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为伍。
  • 古人未易诬,今代无兹贤。:诗人认为古代圣贤的言论和行为不容易被误传,而现代社会缺少这样有道德、有才华的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贬谪惠州期间。此时,苏轼的衣食渐显窘迫,重阳节将近,而樽俎萧然,即宴席冷清。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轼写下此诗,以表达他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清贫生活的坦然接受。

这首诗不仅是对陶渊明诗歌艺术特色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作者自我情感的真实抒发。通过对古代贫士生活的歌咏,苏轼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