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州固匪轻,四海岂不重。
与其事扶疏,孰若深培壅。
骥不取德称,马多求驾泛。
伟哉底柱功,障彼百川汹。

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对五首 其三

一州固匪轻,四海岂不重。

与其事扶疏,孰若深培壅。

骥不取德称,马多求驾泛。

伟哉底柱功,障彼百川汹。

【注释】:本诗为作者在朝时所作,表达了自己治国安邦的志向。第一句“一州固匪轻”,意为一个州并不轻易被看轻;第二句“四海岂不重”,意为四海也并非不重要;第三、四句“与其事扶疏,孰若深培壅”,意谓如果只是做表面的工作(扶疏),那还不如把根基深深夯实(深培壅);第五、六句“骥不取德称,马多求驾泛”,意为千里马不需要道德的赞誉(德称),而很多马却喜欢追求驾驭快车(驾泛)。第七、八句“伟哉底柱功,障彼百川汹”,意谓伟大的是黄河大堤的作用,它阻挡了汹涌澎湃的洪水。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任常州知州时所作的一篇奏疏。他通过对比千里马和普通马的不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千里马”不需要德行的赞誉,而“普通马”则往往寻求快速驾车的机会,从而讽刺了那些只求速成、不求实效的行为。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他希望能够像黄河大堤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保护国家的安全。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念:政治应当注重实际效果,而不是表面的功夫。他主张的是务实的作风,强调的是实际的效果。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对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很大的影响。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方法,将千里马和普通马进行对比,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的政治理念和社会观察。同时,他的言辞简洁有力,富有哲理,让人印象深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